-
十二五末中國垃圾處理行業投資規模將達2600億
2011/12/19 14:41: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二五末中國垃圾處理行業投資規模將達2600億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垃圾處理行業產值“十二五”年均增長率達30%以上,行業總投資到2015年末達2600億元以上。
“十二五”期間,國內固廢處理的主要領域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國城市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55萬噸/日以上。與會專家對此表示,這比到2010年底40萬噸的日處理能力提高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全國范圍內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不配套,而更重要的是垃圾處理前端(包括垃圾分類收集及轉運環節)體系不健全。截至2010年底,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54億噸,這一數字與目前我國每年大約10億噸的垃圾產生量相比,清運比例不足1/5。這說明國內垃圾處理產業前后端鏈條環節間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目前處于最前端的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工作都存在一系列問題,國內尚未建立起符合經濟性前提的垃圾分類收集體系。
在“十二五”規劃擬定的2600億元投資中,涉及垃圾分類、收運轉運和監管能力的投入將達約610億元,基本相當于“十一五”期間垃圾處理的全部投資。
一般來講,垃圾處理行業遵循的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原則,在產業發展初期強調對產生垃圾的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采用的主要手段是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等技術。但從循環經濟大的層面來看,垃圾回收后的資源化利用才是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資源化利用由于可以延伸行業企業進行垃圾回收處理的業務空間,使得垃圾處理行業不僅僅依靠政府投資來獲得處理回報,更多地則是依靠生產再生資源類產品來獲得更大收益。
但是,國內目前垃圾處理行業整體仍處于無害化處理的初級階段。到2010年底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63.5%,其中進行集中式衛生式填埋、焚燒和堆肥的比例分別為77%、18%和5%。之所以衛生填埋占據垃圾處理市場的主流,是因為衛生填埋處理成本相對較低,一般為焚燒和堆肥成本的一半左右。但建設垃圾填埋場由于占地面積大,處理效果不佳,早已被歐美等國家紛紛摒棄。十二五”期間,國內垃圾處理的主要推廣途徑漸漸轉向焚燒處理。
垃圾焚燒發電所產生的二惡英等廢氣污染一直是其發展隱患,特別是在近年來,國內眾多垃圾發電項目甚至引起一系列社會爭議。對于投資垃圾發電項目的企業來說,一方面可以從政府投資中獲得垃圾焚燒處理收益,另一方面可通過運營發電項目獲得政府電價補貼。但二惡英等廢氣所產生的廢氣污染治理成本可能會影響項目的整體投資收益率,而且隨著國家對于廢氣污染防治標準的逐步提高,這一環境治理成本投入可能會逐年加大。與污水處理行業相比,再生水回收利用將成為其“資源化”發展的主要體現,但垃圾處理資源化的全面開啟,仍任重道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雙匯集團擴張華南市場
- 下一篇:核危機后日本火力發電燃料進口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