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市場低迷 紡織品內需仍為主要支撐
2012/5/16 14:45: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際市場低迷 紡織品內需仍為主要支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增速大幅下降,出口數量絕對減少。“內需已經到底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處長趙明霞分析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品內銷產值比重繼續呈增高之勢,雖然銷售增速已有明顯回落跡象,但內需市場仍將是紡織行業的首要支撐。
“盡管現階段國家政策不太可能有動作去刺激內需,但內需市場的潛能絕對優于國際市場。”趙明霞表示。
2012年以來,國際市場總體低迷。發達經濟體中,日本衣著類消費持續低位,歐盟需求萎縮,且均無明顯改善跡象;主要新興市場需求亦總體呈現下行趨勢。
“如無意外因素影響,預計2012年二季度起,在美國及新興經濟體帶動下,全球經濟及國際市場有望呈現逐步趨穩走勢;如歐債解決方案能取得更積極進展,則回穩向好程度有望提升。”趙明霞分析。
國內方面,2012年以來,伴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我國衣著類商品內需繼續穩步擴大,但實際增速較上年明顯下降。其中,由于食品等低需求彈性商品價格持續高位,削弱實際購買力,擠占消費支出,是引起今年以來衣著類內需實際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與多年來的持續低位走勢相反,國內衣著類消費價格自去年以來持續加速上漲,體現出去年以來紡織原料市場的大幅波動已經產生了抑制終端消費的效果。再加上投資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出口受外需不足制約均持續減速,造成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影響了市場信心,降低了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對衣著類內需消費產生了明顯的抑制作用。
趙明霞指出,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內需消費正處于持續擴大且升級階段這一宏觀基本面并未發生根本變化,堅持擴大內需仍是今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出發點,因此,衣著類內需零售額全年能夠實現名義15%—20%的基本增長速度。
同時,翹尾因素下降帶動物價回落,外需趨穩將改善我國紡織品出口狀況以及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效果逐步顯現,預計今年二季度起都將成為內需市場增長的動力因素。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素成本壓力正在加大。近年來,紡織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勞動力、燃料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持續上漲,造成企業成本壓力不斷加大,資源供需結構緊張以及貨幣流動性問題消除尚需時日,這就決定了成本壓力加大將成為行業運行中的常態。
“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生產和管理效率化解成本壓力,提高經營決策水平規避市場風險則成為企業面臨的重要任務。”趙明霞這樣表示。
為此,她建議企業應注重宏觀形勢判斷對企業經營決策的指導作用,關注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把握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的導向和動向,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管理策略。
正確認識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任務的必然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轉變思想,集中力量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抵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由于宏觀環境將較長期處于復雜變動狀態,企業應采取穩健的經營策略,避免投機心理和行為十分必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