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煤制氣項目加速 有望拉動設備市場1000億
2012/5/17 10:5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二五煤制氣項目加速 有望拉動設備市場1000億“十二五”期間,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加速,將有望拉動1000億元的設備市場需求。
“氣荒”倒逼
煤制天然氣是指煤經過氣化產生合成氣,再經過甲烷化處理,生產代用天然氣(SNG)。煤制天然氣的能源轉化效率較高,技術已基本成熟,是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的有效途徑。煤制天然氣能源轉化效率可達50%,而煤制油項目通常采用F-T(費托合成)技術,煤間接液化的轉化率為32%,煤直接液化則為38%,都比煤制天然氣轉化效率低不少。
目前國內天然氣供應的缺口逐年增大,對外依存度近兩年呈快速上升之勢。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國內天然氣缺口達1000億立方米。2011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24%,與2010年的12.8%相比,出現成倍增長。這從客觀上加大了我國對開發非常規天然氣及替代天然氣的需求。因此,除頁巖氣開發力度加大外,煤制天然氣在國家“十二五”戰略中也被寄予厚望。
事實上,近年來,包括大唐、同煤等在內的國內眾多涉煤企業已紛紛加緊布局煤制天然氣產業,一些示范項目已取得進展。就連此前一直主打煤制油技術的神華集團,也加快開發速度,神華集團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總投資160億元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已于今年4月10日正式開工。
設備市場可達1000億元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煤制天然氣乃至整個煤化工行業仍處于示范階段,或難開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進程,因此到2015年,可率先受益于煤化工熱的細分領域非煤化工設備廠商莫屬。方正證券分析師預測,按煤制天然氣設備投資占比超過50%計算,5年內煤化工設備市場規模保守估計達1000億元人民幣。
在煤制天然氣設備投資中,壓力容器占45%,換熱器占20%,機泵占15%,空分設備、管系、閥門、儀表及電控等占20%。
隨著國內一些大型煤化工項目相繼進入實質運作,相關設備進入了集中招標期。方正證券分析師認為,2012年煤制天然氣設備企業有望進入大規模訂單增長期,未來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上市公司進入煤制天然氣設備生產領域,比如生產核心氣化爐的張家港化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傳熱設備的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生產壓力容器的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