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供氣之“渴”或因美國而緩解
2014/2/21 10:56: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供氣之“渴”或因美國而緩解出于防治霧霾、推進低碳節能等目的,我國各地“煤改氣”步伐不斷加快,進一步推動著我國天然氣消費步入快車道。
從長期來看,我國天然氣進口需求仍將不斷增加。專家認為,隨著美國天然氣產量增加、價格低廉再加上出口政策松動,美國天然氣有望成為我國進口的新選擇,有助于推動我國進口氣源多元化、價格合理化。
“煤改氣”升溫 我國天然氣消費步入快車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534億立方米,增長25.6%,其中管道氣增長24.3%,液化天然氣增長27.0%;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692億立方米,增長12.9%。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天然氣消費保持著快速增長勢頭。尤其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現,我國能源消費過度依賴煤炭的弊端再度顯露,各地“煤改氣”升溫。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世憲表示,霧霾天氣的出現和我國能源結構中燃煤比重過高有著很大的關系。目前,世界能源結構早已步入以油氣為主的結構,而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中,清潔高效的天然氣只占4.7%,遠低于24%的國際平均水平。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2013年冬季供暖旺季,京津冀、青海、甘肅、新疆等10多個省市紛紛實施“煤改氣”工程來應對供暖和治污的雙重考驗。然而,“富煤缺油少氣”是我國能源結構的突出特點,天然氣供應到了冬季用氣高峰常常會捉襟見肘。
專家提醒,2013年以來各地“煤改氣”步伐加快,但也要防止“煤改氣”過熱引發供氣緊張。
“我國天然氣消費已經步入快車道,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天然氣分析師呂穎表示,受多地大范圍實施煤改氣、油改氣等因素影響,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速明顯滯后于消費增速,進口需求不斷放大。
據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分析預測,到2015年和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逐級分別達到2500億立方米和4000億立方米左右,年均增速達13%左右。
美國天然氣產量上升 出口潛力大
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為了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應當大力鼓勵發展天然氣�?墒�,我國天然氣資源相對貧乏,剩余可采儲量不足世界總量的2%。因此,進口天然氣成為國內天然氣消費的重要補充。
目前,我國天然氣進口主要來自中東、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但近年來,美國天然氣產量提升、凈進口量減少、出口增多給需求旺盛的中國帶來更多機遇。
從產量來看,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進口量大幅減少。美國能源信息署、英國石油公司等權威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加329億噸,增量處于全球首位,且保持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的地位,其天然氣凈進口量自2007年以來持續減少。
從價格來看,美國天然氣價格處于全球洼地,而亞洲氣價卻存在高溢價。2012年,美國、歐洲、亞洲三地的天然氣價格比例基本是1:3.3:5.9。其中,美國天然氣均價約為每百萬英熱值2.82美元,而亞洲氣價則高達每百萬英熱值16.9美元。
國際研究機構安迅思公司亞洲信息拓展總監華大威表示,日本進口氣價比亞洲均價高5%左右,中國進口氣價比亞洲氣價略低2%。
從出口政策來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正在推動著美國從天然氣進口大國向出口國轉變。
美國文森·艾爾斯律所合伙人梁德安表示,今年以來,美國能源部密集批準了多個天然氣出口項目。美國新上任的能源部長歐內斯特·莫尼茲是支持美國天然氣出口政策的。他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天然氣出口不會影響美國經濟”。
梁德安坦言,目前美國化工企業希望享受低廉氣價,對天然氣出口持反對態度,但油氣生產企業考慮到經濟效益一直在爭取出口機會,且隨著巴拿馬運河拓寬之后,美國天然氣向亞洲出口的運輸成本會進一步下降。
有助于推動我國進口氣源多元化
在專家來看,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不斷膨脹,天然氣進口量仍將不斷攀升,促進進口氣源多元化、價格合理化有利于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從戰略角度分析,美國天然氣出口量增加,將使得國際天然氣市場貿易資源進一步寬松,對我國而言,利大于弊。
首先,美國天然氣供應的增多有利于緩解我國氣源緊張的局面。目前,美國天然氣供過于求,而我國天然氣卻長期供不應求,兩者存在互補優勢。
其次,有利于我國進口氣源選擇多元化。隨著氣源選擇的多樣化,我國在與俄羅斯、中東、澳大利亞等供氣國開展進口氣采購談判時處境會更加主動。
再次,有望推動天然氣定價機制創新。與歐美相比,亞洲天然氣價格存在明顯的高溢價。
專家表示,亞洲進口天然氣計價掛鉤油價。近年來,國際油價高企是形成亞洲天然氣高溢價的主要推動力。而目前美國天然氣價格幾乎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定價更加科學合理。從長期來看,氣價與油價脫鉤將逐漸成為世界天然氣貿易定價的新趨勢。
美國劍橋能源集團董事長謝爾曼·布萊恩特介紹,日后隨著美國天然氣進入亞洲市場之后,可以為亞洲市場帶來新的計價模式,推動亞洲天然氣計價的創新。
另外,據了解,目前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天然氣進口大國都在積極尋求從美國進口天然氣的機會。韓國漢陽大學教授金允奎表示,日韓都期待美國天然氣能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向亞洲出口,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日韓的能源危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