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 增加市場不確定性
2014/5/20 9:44: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 增加市場不確定性今年國家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取消臨時收儲,這無疑對棉花產業鏈各方帶來重大影響。在廈門召開的“2014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有關專家表示,各方均應走出臨時收儲政策的慣性思維,準確把握國家相關政策。今年是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第一年,市場環境較收儲時期有很大不同,風險與不確定性增加。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駱琳表示,這對產業鏈各方將產生較大影響,各方均應走出臨時收儲政策的慣性思維,準確把握國家相關政策,關注國內外市場供求形勢。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表示,這一改革立足于中國棉業長遠發展,相信會對優化種植布局、激發市場活力起到重要作用。他認為,中國棉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改變現有分散經營模式,向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方向轉變,走現代農業的路子。
2011年以來,中國實行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對穩定國內棉花生產、保障棉農收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近兩年國際棉花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棉花市場缺乏活力,亟須改革完善現有政策。今年國家取消常態化、機制化的臨時收儲政策,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在保障棉農基本收益的前提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合理引導棉花生產、流通和消費,提高棉紡織品的整體競爭力,促進棉花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
據中國棉花協會最新預計,2014年全國植棉面積同比下降12.6%,但由于較高的期初庫存,市場仍是供大于求。
5月15日至16日,主題為“新時代 新棉業”的“2014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市舉行。該論壇由中國棉花協會主辦,自2004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棉花紡織業者800余人,探討新形勢下、新政策環境下,棉花產業如何順勢而為,改革創新,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