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產能過剩致虧損提升環境生產力或是正途
2014/5/20 9:44: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鐵產能過剩致虧損提升環境生產力或是正途我國鋼鐵行業多年來積累的產能過剩、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逐漸顯性化,導致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突破發展瓶頸,迫切要求鋼鐵行業大力提升環境生產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日前發布信息,我國鋼鐵行業2014年第一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虧損23.29億元,累計虧損面達45.45%。
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鋼鐵行業必須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扭轉盲目擴張、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運營難的困局,走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鋼鐵業發展面臨四個挑戰
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發展不可持續
多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一直呈現著爆發式增長: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到1996年,僅用17年時間,粗鋼產量就由3448萬噸躍增3倍過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鋼國;此后至2013年的第二個17年,鋼產量又奇跡般地幾近翻了三番,達到7.8億多噸,并且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然而,我們鋼鐵行業如此迅猛的發展,是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例如2003年,我國噸鋼綜合能耗達770千克標煤,日本同期是656千克;我國冶金系統2004年平均噸鋼消耗新水11.15噸,但歐洲的阿瑟勒鋼鐵公司只有3.74噸;我國2010年非重點統計企業的噸鋼排放二氧化硫5.34千克、煙粉塵5.1千克,而日本新日鐵公司于2009年噸鋼排放二氧化硫就已達到0.44千克,德國蒂森鋼鐵公司噸鋼排放煙粉塵0.42千克,韓國浦項僅為0.14千克。
由此可見,如果繼續按這種粗放低效的模式發展,產業越發展,規模越大,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危害就越嚴重。
目前鋼鐵行業發展主要面臨如下挑戰,一是多年連續高速發展導致包括環境在內的資源短缺壓力巨大;二是行業的落后產能嚴重過剩;三是行業整體技術創新不足,高端產品缺乏,多數企業缺乏競爭力;四是企業成本不斷增高,利潤漸趨低微,甚至大面積虧損,許多企業運營難以為繼。
強制淘汰機制怎么發力?
將現有改造升級無望的落后產能盡快淘汰
市場是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外部決定性動力,但市場不是唯一的外力,政府的監管、疏導、影響也是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我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主要是:淘汰現有落后產能,優化升級產能的整合重組,全面創新和提升先進企業技術、管理、商業模式,以及行業整體綠色轉型。
由于市場機制不完善,監管制度有缺陷,單純依靠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讓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產能“自然”淘汰,勢必周期過長,而伴隨的是資源持續浪費和污染繼續惡化。這就需要另一個外力,強制淘汰機制,協助市場將現有改造升級無望的落后產能盡快淘汰。
同時,為防止發達地區淘汰的落后產能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欠發達地區要實行嚴格的環境準入機制。對新建企業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決不允許企業未批先建或邊批邊建,確保規范的監督性監測,加強環評后評估的法律有效性。有條件的地方,新建廠必須進產業園區,統一監管。沒有產業園區的地區,要按當地的生態功能區要求建廠,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為此,除了嚴格執行上述現有的監管措施,還有其他重要工作,一是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適時提高并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的倒逼標準;二是根據發展不同階段,各地區制訂并實行高于國家標準的差異性地區標準;三是破除落后產能的地方保護主義和打破妨礙落后產能淘汰的利益鏈條;四是公開企業污染排放信息,加大公眾參與陽光監管的力度,并且配以市場化手段(例如第三方監測)等。
怎么解決企業過剩?
整合驅動力更多來自資源約束、節能減排、產能過剩等多重因素
我國鋼鐵產業現存的產能過剩,實質上是技術水平低下、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企業過剩。解決企業過剩的最好方法是實行整合機制,通過產業整合,造就產業領軍企業,由領軍企業主導產業秩序、推動產業升級。
盡管行業發展的低迷期也是順勢進行產業兼并重組、推動市場對企業優勝劣汰的機會期,但我國鋼鐵產業運行環境與發達國家不同,產業整合的驅動力也存在差異。
整合驅動力不僅來自于市場約束的生存競爭和企業擴張的內在沖動,更多地來自資源約束、節能減排、外資并購壓力、產能過剩、集中度過低、產業政策等綜合因素,產業整合的市場環境不成熟,如同對落后產能的淘汰一樣,單純依靠市場機制實現鋼鐵行業的整合,同樣會周期過長,造成資源的持續浪費和污染的繼續累積。
因此,在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的條件下,我國鋼鐵產業整合在市場和政府雙驅動下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推動”是較為合適的整合模式。寶鋼整合八一鋼鐵是這一整合模式的范例。
當前產業整合機制迫切需要的是,相關政府部門協同聯動,制定并有效實施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保護政策高度融合的產業整合政策,推動鋼鐵產業以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為目標的由產業組織整合、產業鏈整合到產業空間整合的優化升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鋼鐵出口大增 或加劇貿易摩擦
- 下一篇:弱勢將成為鋼材市場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