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視角下的能源價格上漲機制
2014/6/16 14:41: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貨幣視角下的能源價格上漲機制傳統觀點認為,能源價格波動主要由生產成本、產業政策、技術進步和能源產區的國際地緣政治等供給性因素決定,其對物價水平的沖擊是短期的、外生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對價格的關注重點應當是剔除能源、食品等價格變化之后的核心通貨膨脹,能源價格不應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關注的重點。然而,近年來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實踐正對這一觀念形成挑戰。一方面,能源價格對我國通貨膨脹的影響越來越具有廣泛性和長期性,能源價格上漲直接或間接推動了消費者價格上漲。從CPI構成籃子看,雖然能源項目的直接占比不高,但間接相關的比重較大,特別是占CPI比重達1/3的食品價格上漲與能源價格非常密切。此外,能源價格上漲對總體通貨膨脹的影響途徑除了單向的成本傳遞,還包括通貨膨脹和能源價格上漲通過預期渠道的相互增強。另一方面,能源價格本身也受到貨幣因素和貨幣政策的顯著影響。圖2顯示,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我國能源價格一直保持上漲態勢,而這兩個時期的高通貨膨脹都是與國內的高產出和高貨幣增長同時出現。這或許意味著,我國能源價格上漲固然受國內能源生產供應和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等供給性因素影響,但也可能反映了潛在的真實需求壓力,研究能源價格仍離不開名義總需求(貨幣)擴張這一特定背景。
由于能源價格上漲對我國物價水平的影響顯示出廣泛性和長期性特征,以及能源價格本身可能受到貨幣因素和貨幣政策的顯著影響。這意味著有必要從貨幣因素和貨幣政策視角,研究能源價格上漲機制,并為從金融角度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