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服裝仍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
2014/11/5 14:36: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服裝仍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服裝企業專業化分工 構筑服裝產業新業態
分析三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報告,我們認為產業的發展需要一些積極的變革,這就是我國服裝產業要在“新常態”即新一輪的信息化、市場化、全球化的過程中,積極創新,加快轉型升級。
三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為97.2,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分析報告,我們認為產業的發展需要一些積極的變革,這就是我國服裝產業要在“新常態”即新一輪的信息化、市場化、全球化的過程中,積極創新,加快轉型升級。
過去幾年,服裝產業是最早最積極“觸電”的產業,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服裝產業托起了我國的電商市場,每年瘋狂的“雙11”,最大的內容就是服裝產品。近兩年,服裝產業和行業外的企業或機構也對服裝產業信息化積極創新,比如產業大數據的應用、o2o的實施、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的探索等,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服裝產業的信息化從整體上還是初級的,缺乏協同性和深化。另外,信息化本身的發展也進入新的階段,互聯網、物聯網、視聯網的迅速升級,移動互聯網、云平臺、3d打印技術的應用,推進了新一輪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全美的制造業創新網絡,德國的“工業4.0”,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的制造業就是具體的體現。
服裝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之一,具有市場化程度較高、行業競爭充分等特征。我國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的市場化密不可分。近期政策釋放的一系列信號表明,我國的市場化也進入新階段。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的分工更加清晰。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服裝企業原有的一些發展方式、商業模式必須轉變。
新一輪市場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產業的跨界。正是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的邊界在不斷打破,融合發展也將是常態,正如有人幽默地說“今天你不跨界,明天就被打劫”。這就要求我們的服裝企業,要專業化分工,構筑產業的新業態。
我國服裝產業也是最早進入國際市場,融入全球產業鏈的行業。但也要看到在過去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拉動經濟的模式下,我國服裝產業往往“被全球化”,產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
近年來,全球經濟架構在發生變化,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新興國家的產業興起,形成了全球產業鏈的新格局。“新絲綢之路產業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和實施,表明我國進入對外開放的新戰略、新階段。我國服裝產業企業也必須在新的全球化架構和我國新一輪開放中,加快產業全球化的步伐。要主動全球化,包括實施“走出去”,主動配置全球的產業資源和市場;要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中,不斷提高產業的地位。
總之,產業的平穩發展,為轉型升級奠定基礎。而新一輪的信息化、市場化、全球化,則是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我國紡織行業步入深度轉型升級新常態
- 下一篇:棉紗走貨速度快慢不一 預期價格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