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汽附港上市背后:細說北汽十年上市辛酸路
2014/12/22 17:10: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北汽附港上市背后:細說北汽十年上市辛酸路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2004年,當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北京市國資委召開的國企發展論壇上透露北汽計劃上市時,怎么也不會想到要經歷10年的時間才美夢成真。
2014年12月19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以8.9港元/股價格掛牌上市,募集資金總額129.75億港元,超過100億元,超額完成原計劃的110億港元募集資金計劃,此次IPO創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單次融資最大規模。
據了解,北京汽車在IPO時得到了投資者積極認購,其中向散戶投資者發售的部分獲得了2.6的認購倍數,高于當年東風汽車登錄港股時2倍的認購倍數。
與此同時,北汽股份董事會秘書閆小雷向記者證實,巨人網絡董事會主席史玉柱以近招股價上限認購價值1億美元北京汽車股份,這也圓其2003年做過的投資汽車業的夢。
“北京汽車涵蓋三大業務板塊,包括梅賽德斯-奔馳豪華車業務、北京現代中高端品牌業務以及北京汽車自主品牌業務,覆蓋了合資豪華、合資中高端、自主品牌中高端、自主品牌經濟型乘用車等幾乎所有細分市場,潛力大、增速快,互補效應明顯。”閆小雷認為,投資者積極認購看重的是北京汽車業務結構合理、盈利能力強。
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北汽自主業務會拖累上市公司業績問題。北汽股份總裁李峰直接拋出了短期業績增長計劃,北京汽車旗下三大板塊明年都將推出SUV車型,在抓住豪華車市場和SUV市場快速增長的大好時機,北汽自主業務明年現金流肯定會改善。
北京汽車十年上市辛酸路
據徐和誼回憶,北京汽車上市計劃最早追溯到2004年,彼時他在北京市國資委召開的國企發展論壇上透露北汽正在籌劃2005年上市,然而當時不太成熟的方案以及現實情況使得上市未能成行。
徐和誼告訴記者,十年間經歷了籌備、醞釀、方案、實施的一步步酸甜苦辣,歷經各種困難,隨著工作的進展逐步解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決了2004年北汽盤子過小的問題,當時我們只有北京現代一個轎車項目,可裝到上市公司的資產太少;二是解決了股東意見不一致的問題,一些個別股東在管理層多次調整上市方案、引導下最終同意上市;三是一直以來外方合作伙伴對于上市態度不明朗,我們也做通了工作;四是圍繞上市公司裝入哪些業務達成了共識,最終零部件沒有裝入上市公司,而是歸到海納川公司。
2013年11月,北汽集團與德國戴姆勒公司簽署戰略協議,通過購入增發股份,戴姆勒持有北京汽車12%的股權。另外,北汽在雙方合資制造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比將由50%增加到51%;同時,戴姆勒在雙方合資銷售公司——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比將由50%增加到51%。這種股權互換為北京奔馳業績納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提供了可能,戴姆勒的入股也為公司上市“保駕護航”。
最終,北京汽車確定將包括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北汽自主乘用車、動力總成在內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從上市注入資產看,包括動力總成、北京奔馳、北京現代都是北汽集團旗下目前最強、發展最好的資產,僅北汽自主業務能處于投入期,但也實現了連續兩年增長超過100%的速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