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拐點”已到 地方保護亟需打破
2014/12/22 17:10: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拐點”已到 地方保護亟需打破即將過去的2014年,因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而被業界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元年。其中,私人消費市場的異軍突起,成為推動今年新能源汽車消費熱潮的關鍵引擎。而在一系列積極因素的作用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拐點”已然來到。
從上周在京召開的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高峰論壇上獲悉,今年前11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實效達5.3萬輛。這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9萬輛,同比去年增長7倍,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2.4萬輛,同比增長竟然高達25倍。中國汽車業界渴望已久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熱潮似乎正迎面而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今年年銷售總量有望突破6萬輛,其中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國內頂級智囊機構——中國電動車百人會成員、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在整個新能源車消費結構中,以私人消費為主力的乘用車比例已經高達70%。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張勇也在出席論壇發言時表示,北汽新能源至今收獲訂單近7000輛,今年底上牌數可達5100輛,其中私人消費2800輛。“純電動乘用車在私人領域也有競爭力,也能打開市場”。而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則告訴記者,今年前11個月上汽榮威550插電混合動力單一車型銷量已經突破2000輛,“這一成績遠超我們預期。”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上的努力已展現出可喜成果,比亞迪、宇通等一批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良好。”不過,王秉剛同時指出,當下和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仍面臨諸多現實困難和挑戰:“新能源汽車推廣總量與計劃推廣數量差距很大、可供市場選擇的產品種類和數量不足、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需要的矛盾突出,此外,地方保護尚待破除,全國統一市場亟待完善。”
王秉剛告訴記者,盡管今年前11個月包括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勢喜人,但現實與中央政府對各地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預期仍存在巨大的差距。“推廣總量與計劃推廣的數量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們按照2014、2015兩年的推廣申報計劃是33萬輛,現在時間過半,計劃完成五分之一。33萬輛有可能完不成。”
與此同時,朱軍還作為企業嘉賓代表在論壇上呼吁:“我們希望各地能夠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使新能源汽車能夠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開枝散葉。我們也希望政府在新能源車的使用環節多推出一些舉措,使新能源車在使用上多一些便利條件,來使得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汽車之后可以感覺越來越多的便利。”
普華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彭波在論壇上表示:“盡管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落后其他汽車大國,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里,中國、美國和歐盟國家將是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這是我們根據全球市場趨勢得出的結論。”
首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高峰論壇是由經濟觀察報聯合第一電動網、汽車頭條APP主辦的一場高規格的新能源汽車論壇盛宴,論壇除了吸引政府官員和行業資深專家,還吸引了包括特斯拉、寶馬、豐田、日產等一線跨國車企及其在華合資公司,以及上汽、北汽、長安和比亞迪等本土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熱情參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北汽附港上市背后:細說北汽十年上市辛酸路
- 下一篇: 2014年11月中國商用車產銷情況及排名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