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蔬菜進口增長原因分析
2014/12/31 14:07: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日本蔬菜的生產和消費狀況生產狀況從事農業勞動力減少 日本正面臨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后繼乏人的局面,嚴重影響了蔬菜產業的發展,如表1所示,從1991年到200日本蔬菜的生產和消費狀況生產狀況
從事農業勞動力減少
日本正面臨農業勞動力嚴重不足、后繼乏人的局面,嚴重影響了蔬菜產業的發展,如表1所示,從1991年到2001年,日本從事農業的人口總數減少了近20%;特別是20~59歲的青壯年勞動力人數急劇下降,15~19歲和60~64歲之間的農業勞動力人口反而增加了,勞動力結構趨于老齡化和未成年化。蔬菜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減少和老弱化趨勢使其生產能力大大降低。
種植面積減少,產值下降
1985年日本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泡沫經濟階段后,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有所放松。1996年后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但卻仍然沒有改變蔬菜種植面積逐年下降的趨勢,再加上勞動力的弱化,蔬菜的農業產值也逐年遞減。如表2所示,從1991年到1999年,種植面積減少了94600公頃,降低了13%;產值降低幅度達到20%;單位面積產值從1991年到1999年減少了8%。
生產成本上升
日本蔬菜生產以家庭經營形式為主,生產單位零散而細小。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全國有菜農357.7萬戶,占農戶總數的81.7%,其中專業菜農79萬戶,占菜農戶的22.1%。戶均擁有菜田面積0.5hm2以下、0.5~1hm2、1~1.5hm2、1.5~2hm2、2~3hm2和3hm2以上的農戶分別占41.4%、28.3%、14.2%、7.3%、5.9%和2.9%[1]。種植土地分散,經營規模小,用工量大,加大了日本蔬菜生產成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