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臨時收儲政策被取消 2014棉價掉到近年最低谷
2015/1/5 14:20: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我國取消了連續實行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代之以目標價格新政,棉價逐步回歸市場,棉花產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到“后收儲時代”。內地棉區由于收儲政2014年,我國取消了連續實行3年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代之以目標價格新政,棉價逐步回歸市場,棉花產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到“后收儲時代”。內地棉區由于收儲政策停止,目標價格新政又未實行,面臨不小震蕩。棉農和加工企業何去何從,是一道亟待求解的難題。
棉價掉到近年最低谷
從空間布局上看,我國棉花分為新疆棉區和內地棉區,其中內地棉區又以黃淮流域和長江中下游流域為主。
素有“魚米之鄉”稱號的洞庭湖平原,橫跨湖南、湖北兩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正值當地棉花的收購季節,本刊記者卻看不到太多收獲的喜悅。湖南澧縣澧東村的種棉大戶王煥金一臉愁容,他指著稀稀落落的棉花地告訴記者:“正常年份棉花畝產有600斤左右,今年頂多也就320斤。”
不獨王煥金如此。湖南、湖北、江蘇、山東、江西等多個棉花主產區均反映,2014年棉花單產下降明顯。湖南省棉花種植第二大縣安鄉縣的供銷社等部門做過調查,當地2014年棉花單產比正常年份下降了40%左右。
禍不單行,棉花在畝產跌到近年來最低點的同時,價格也跌到了近年來的最低點。記者在長江中下游多地采訪了解到,目前棉花販子進村的收購價是每斤籽棉2.6元至2.9元,是近6年來最低的價格。最近3年,這一價格平均為每斤3.8元。
洞庭湖平原的棉農李文林算了一筆賬,每畝地的種子、化肥、農藥、基膜、土地流轉、雇工撿棉花等各種成本加在一起,要685元。自己在每畝地至少投3個工,按每個工日100元算,投工300元�!八阆聛�,一畝棉花成本985元,按現在的價賣,每畝收入才945元,等于我干了一年,還要倒貼錢!”李文林說。
價格掉到近6年來的最低谷,棉農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在湖南華湘棉業小渡口分公司,往年這個時候,記者總能看到從公司大門到倉庫,排著上千米的長隊,倉庫前半個足球場大的廣場,車輛擁擠,人聲鼎沸。此次記者前往,看到偌大的場地內竟然空無一人。
小渡口分公司的業務經理龐海清告訴記者:“老百姓嫌價格太低,不愿意賣棉花。”他們公司去年開秤收棉以來,總共也就收了30萬噸,往年同期,至少已經收購600萬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