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一路下跌 中國石油戰略儲備提速
2015/1/8 15:4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國際油價一路下跌,破49美元至五年半新低之際,有媒體這樣形容中國儲備石油“一批接著一批油輪正頻繁駛向中國港口�!笔聦嵣�,早在去年10月份,彭博社援引一家機構在國際油價一路下跌,破49美元至五年半新低之際,有媒體這樣形容中國儲備石油“一批接著一批油輪正頻繁駛向中國港口�!�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份,彭博社援引一家機構的數據稱,僅在10月18日上午10點,各條海運路線上就已經有80艘巨型油輪奔向中國,而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平均每天向中國運輸石油的油輪數量也僅為63艘。
根據湯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預測的估值顯示,中國2014年12月的原油總進口量首次超過3100萬噸,相當于每日超過700萬桶,這比之前創下的月度進口紀錄高位還高出逾10%。
而據路透估計,中國去年12月原油進口量創紀錄高位,全年為充實戰略儲備而準備的原油較2013多出一倍。
不過,分析師并不太認為中國的大肆購買可以支撐起國際油市,油價自2014年6月起已經跌去逾50%�!瓣P于中國增加戰略油儲的行動,我們認為這絕對是個意外之舉。從他們的經濟數據來看,我們預計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將不會增加了�!盤hillipFutures的分析師DanielAng說道,“我們預計中國的原油進口不會長時間維持在這樣的水平�!�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
新年伊始,國際原油價格像開了閘的洪水一瀉千里,屢創新低。1月7日,作為國際原油標桿的布倫特原油終于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回到2009年5月的歷史低位,與2014年6月份時最高每桶115美元的價格相比,更是跌去近57%。
當原油市場開啟“瘋狂”模式,整個金融市場都不得安寧。股市大跌,避險資金大量涌入以美債為主的國債市場,全球國債收益率出現暴跌;以俄羅斯為首,被動加入石油價格戰的原油出口國早已苦不堪言,而中日韓等原油進口國則笑開了花。
高盛預計,2015年油價將持續高波動,由于全球原油供應充裕,需求疲弱,在市場找到新的平衡點之前,油價仍存在繼續下行的風險。在達到新的供需平衡之前,伊朗等新興市場石油輸出國面臨最大挑戰,而中國等新興市場石油進口國則是最大受益者。
中國等國家受益
僅從短期來看,中國無疑是此輪“石油大戰”中最大的贏家。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約60%的石油需求依靠進口。據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稱,如果油價持續下跌,到今年年底,中國將省下高達300億美元。
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除了中國加大石油儲備外,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好處。
中國正通過多種方式勾勒石油消費路線,包括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連續提高成品油消費稅,以降低石油消費占比;加大原油進口,增加石油戰略儲備;批復上期所原油期貨,試圖從一個油價的被動接受者,變為石油消費中價格的主動掌控者等。
同時,在環保戰略與能源安全的背景下,未來5年石油消費在中國將穩步下調;而原油期貨市場的開放,使中國謀求在國際原油市場中擁有更多的議價權力,也將倒逼國內的石油市場迎來國際的市場化競爭。
在具體行業影響方面,有媒體分析認為,對中國航空業、航運成本、傳統汽車等將從中受益。
國際金融時報則認為,油價暴跌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會比之前預測的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