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智能交通的機遇和挑戰分析
2015/1/9 11:57: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智能交通產業正獲得來自政府政策到企業投資等多方面的推動,特別是全國性的智能交通系統規劃有望制訂并出臺。受益于鼓勵政策逐步落實,國內智能交通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智能交通產業正獲得來自政府政策到企業投資等多方面的推動,特別是全國性的智能交通系統規劃有望制訂并出臺。受益于鼓勵政策逐步落實,國內智能交通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估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
調查顯示,國內目前從事智能交通相關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有關政策在直接驅動著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電子收費等設備以及各種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也將達到上千億元,智能交通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軌道。
智能交通已成為智慧城市重要突破口
不難看出,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的地位到底有多重?浙江宇視科技常年參與多個城市智慧建設工程,尤其在智能交通建設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公司解決方案架構師柳文憑在談及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時認為,智能交通是時下炙手可熱的“智慧城市”概念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是醫療、衛生、治安等城市生活中最需要率先解決的矛盾。在智能交通所積累的技術和系統架構上的經驗,也會成為智慧城市整體的技術和架構支持。
他從三個角度闡述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的關系:首先,從應用成熟度看,在今天無論卡口、電子警察,視頻監控是對圖像和視頻數據進行語意化和結構化處理最成熟、最完整、應用深度最深的領域。智能交通可能是現在新興技術和應用領域里,率先突破數據應用瓶頸的一個技術領域;其次,從技術角度看,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架構,最先在智能交通里落地,智能交通也必將引領整個智慧城市各個子模塊的技術潮流和走勢;最后,從使用者與應用者關聯的角度看,交通的智能化,最終會影響到每一個人騎車、駕車、公交出行的感受。每位市民都能夠有非常好的交通秩序體驗,這一點就需要智能交通的技術方案去支撐實現。
因此,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大概念中最重要的實踐,甚至在特定時間周期里,智能交通就是智慧城市。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走向現實的突破口。
智能交通產業伴隨智慧城市發展旺盛
近幾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不斷提速,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正在全國上百個地方如火如荼地進行。而根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八部委起草并上報國務院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智能交通被列為十大領域智慧工程建設之一,將深化城市智慧化應用,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務。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已突破十億元大關,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投入規模也已經過億,智能交通領域呈現出“遍地開花”式的興建熱潮。
第三方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9.4%,預計到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領域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由此可見,智能交通市場正在不斷擴容,為各類IT軟硬件提供商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國內目前從事智能交通相關的企業超過了2000家,有關政策在直接驅動著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電子收費等設備以及各種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也將達到上千億元,智能交通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軌道。智能交通產業正伴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快速成長,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突出表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