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國十大電商熱點事件盤點
2015/1/22 8:33: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是中國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群雄逐鹿、狼煙四起,大平臺間的廝殺也激活了世界電商局面。在國內市場競爭過度激烈的情況下,電商行業開始跨出國門,影響世界2014年是中國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群雄逐鹿、狼煙四起,大平臺間的廝殺也激活了世界電商局面。在國內市場競爭過度激烈的情況下,電商行業開始跨出國門,影響世界。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生哪些熱點事件?小編從電商行業格局、移動支付、在線旅游、中小企業B2B、網絡購物、移動購物、在線旅游等方面,對其進行如下盤點。
NO.1上市——新格局
今年,注定是國內電商行業在歷史上濃墨重筆的一年。以阿里為代表的國內巨頭電商平臺在美屢屢上市,將中國電商巨頭推向全球市場,打開了國際電商市場的財富大門,這無論是對中國傳統業轉型擴張或是資本投資領域,還是對電商行業的發展,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阿里等電商巨頭上市電商迎透明新格局
上市,對于阿里巴巴而言是保住控制權的定心丸。在2014年5月和9月,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家中國電商領域的翹楚先后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美國資本市場的標志性事件,對中國B2C網絡零售領域甚至整個電商市場來說,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從阿里上市看垂直電商的機會
阿里巴巴上市后,國內B2C領域規模前十的企業中已有9家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是行業的決定因素,前者占到自營B2C一半份額、整體B2C市場兩成多份額,后者則獨占B2C市場近六成江山。在絕大多數玩家登陸資本市場后,有觀點認為行業將走向透明,水分有望被擠出,但與此同時,電商巨頭將有更充足的現金流進行擴張,第二梯隊電商企業的生存壓力將持續加大。
NO.2 P2P——瘋狂
P2P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卻在中國被演繹得如神如畫,單是平臺數量的增長速度就令世界為之嘆服,再看中國式P2P的品種和類別,也令外國人不得不服。而另一方面,2014年可謂是中國P2P爆發的一年,從爆出問題平臺的數量、原因等考究,中國式P2P的各種死法,也可稱創造了世界奇跡,想想也真令人醉了。
P2P的十字路口:現“傍大腿”“找靠山”熱潮
在瘋狂擴張、野蠻生長過后,草根P2P隊伍受到資本大鱷、金融機構、國資系三大P2P派系的強力擠壓,仍未受到資本青睞的P2P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恐慌中。于是,P2P領域出現了積極的“傍大腿”、“找靠山”的熱潮,并連續鬧出引資“羅生門”事件。各類戲劇性事件在P2P行業頻頻上演。
P2P平臺的競爭已棋到中局
P2P作為互聯網金融最具創新性、也最有前景的產品,已經棋到中局。簡單來說,第一、二、三梯隊的排位已經出現。那些沒有將成交金額體量做到過億的平臺來說,未來的機會不大了。
P2P仍快速擴張“去同質化”加速
隨著P2P借貸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過去單純以高收益吸引客戶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越來越多上規模的P2P借貸平臺開始重視建立多層次的產品體系,并嘗試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
NO.3雙十一——廝殺
“雙十一”作為業績和噱頭并重的網購節日,越來越受到電商平臺和網購用戶的重視和青睞。電商各站經過幾年的沉淀和摸索,頻出鮮招,毫不含糊地把“雙十一”這個光棍節變成了狂歡節。對比“雙十一”和“京東6.18”店慶日的各站流量分布,不難看出阿里在流量上仍然有絕對優勢,但電商的業內競爭態勢也是越發明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