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周一油價或迎十三連跌 消費稅還會上調嗎?
2015/1/24 8:34: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下周一24時,國內成品油將進入調價窗口。市場機構預測,“十三連跌”將如期而至,變化率可能在-13%附近徘徊,預計下周一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下調幅度在500元/噸下周一24時,國內成品油將進入調價窗口。市場機構預測,“十三連跌”將如期而至,變化率可能在-13%附近徘徊,預計下周一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下調幅度在500元/噸左右。不過消費者更關心的是,這一次,成品油消費稅還會同步上調嗎?
不少專家指出,成品油消費稅的調整由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制定,但是對于調整機制是什么、調幅怎么計算等問題,消費者心中仍不清楚。專家建議,成品油消費稅更需要一本透明賬,才能讓消費者的油錢花得明明白白。
收消費稅是為調節消費
成品油消費稅是指消費者在消費汽油、柴油、石腦油、溶劑油、航空煤油、潤滑油、燃料油等七種成品油時交納的消費稅。在2012年9月之前,成品油消費稅是向企業征收的。2012年9月消費稅改革,這種稅收從向企業征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征收,并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征收成品油消費稅。而其實,在成品油消費稅改革之前,向企業征收的消費稅已經轉嫁給消費者,只是沒有明確表現出來。比如,消費者買一升油花了7元錢,其中有1.1元是消費稅,但消費者并不清楚。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的解釋,消費稅是繼增值稅、所得稅和營業稅之后的第四大稅種,主要是針對成品油以及金銀、手表、化妝品等奢侈品類產品。消費稅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設置目的不是為了財政收入,而是為了調節消費行為。金銀島資訊能源專家奚佳蕊表示,國家征收成品油消費稅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通過稅收的手段,抑制油品消費,從而減少能源的消耗。我國對成品油收消費稅,在很大程度上是代替環境稅的功能,配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
消費稅何以只升不降?
短短兩個月來,我國已連續三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對此,不少消費者頗有不解。
從去年年中開始,國際油價從高處的100美元/桶一直下跌不止,截至目前,國際油價接近“腰斬”,價格在50美元/桶左右。最近幾次上調消費稅,相關部門給出的解釋是,長期低油價不利于節能減排,同時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抑制作用,不利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而在低油價時提升成品油消費稅,會比在高油價或是油價上調時更容易接受。
不過,老百姓對這樣的說法并不買賬:油價下跌,消費稅就一漲再漲;但油價處于高位的時候,消費稅何曾降過?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我國的成品油消費稅的確只見上調不見下降:2009年成品油稅費改革,當年元旦上調過一次汽柴油消費稅;2014年我國新一輪稅費改革啟動,當年11月29日汽、柴油消費稅分別提高每升0.12元和0.14元。在2009年至2014年間,國際油價一直處于上升階段,國內油價也相應上升,但成品油消費稅卻一直“巋然不動”。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教授認為,如果消費稅既要考慮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煉油企業效益、百姓消費壓力等綜合因素,那么,成品油消費稅也應該“可上可下”。
需要一本“透明”賬
張暉明認為,稅收是件嚴肅的事情,如果一直變動,會影響政府公信力。同時,與成品油消費稅相關的信息,也應該盡可能公開。如果只是一味強調調整的目的、新增收入的用途等,老百姓就只是被動接受信息,對消費稅調整并不能徹底理解,“明明白白消費”又從何談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