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燕通勤動車開行 對樓市直接拉動作用有限
2015/1/24 8:34: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漸行漸近。北京市鐵路局日前宣布,自1月12日起,開行燕郊站至北京站動車組臨客列車,每日三班。由此,燕郊正式進入北京半小時通勤圈。業內人士普遍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漸行漸近。北京市鐵路局日前宣布,自1月12日起,開行燕郊站至北京站動車組臨客列車,每日三班。由此,燕郊正式進入北京半小時通勤圈。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車次較少、高鐵站位置較遠等原因,燕郊通勤動車的信號意義要大于其實際意義,對于樓市而言,直接拉動作用不大。不過從長遠來看,這一線路的開通可看做是京津冀軌道交通一體化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對于打破異地藩籬,有著長遠的積極意義。
燕郊通勤動車開通
下午5:30,從北京回燕郊的人群開始往檢票口聚集,截至目前,這趟D9023次已經運行了多日,人們開始習慣買票、安檢、檢票等一系列工作,盡管相對于軌道交通復雜,但記者發現仍有不少人乘坐這趟車。據王先生(化名)介紹,他工作單位在北京站附近,相對比較方便,所以動車通了之后,他一直坐動車上下班。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受各種因素的制約,還有不少燕郊居民仍然堅持以前的出行方式。已經入住燕郊5年多的劉生(化名)告訴記者,如果坐高鐵的話,自己要先坐公交車到達高鐵站,到了北京火車站還要再坐地鐵到上班的地方(國貿附近),“這樣反而更折騰了”。劉生說,他通常都是選擇公交或者拼車的方式上下班,另外定制公交也特別方便,可以從燕郊直接坐到目的地,只是費用稍高一些。
據劉生介紹,燕郊高鐵站的位置比較遠,直接輻射的住宅小區很少,“關鍵是車次太少,進出站也比較麻煩需要很多時間,所以真正去坐的人應該比較少”。
根據鐵路部門安排,為方便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的通勤族往返兩地,從1月12日起,北京鐵路局在早晚高峰開行3趟燕郊站往返北京站的動車組臨客列車(其中燕郊站至北京站兩趟,北京站至燕郊站一趟),從燕郊出發最快26分鐘即可抵達北京市區,一等座票價13元、二等座票價10.5元。
據鐵路部門介紹,燕郊至北京的早班車D9022次列車為8節編組,晚班車D9023次、D9024次列車均為16節編組,三趟京燕通勤動車一天可運輸3000多人次。
出行方式多元化
多年來,早晚公交車站黑壓壓的等車人群已經成為燕郊的一大符號。這個擁有50多萬常住人口的北京后花園,其中60%的人口在北京工作。除了少量私家車,公交車一直是絕大多數燕郊客選擇的出行方式。
在動車開通之前,此前開通的鐵路列車對疏解上下班人流幾乎沒有幫助。記者在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上看到,目前燕郊至北京共有4趟普通列車,最早的是K430次,早上9:49出發,到北京時已經是上午10:27。從北京返回燕郊目前共有兩趟普通列車,均為途經列車,最慢的車次要經過1小時19分。
據媒體援引北京鐵路局相關負責人的話報道稱,燕郊到北京的動車開通后,將可以減輕道路交通壓力,雖然前期只開通3個班次,但未來隨著客流量的上漲,將很可能會進一步增開。該負責人表示,這一線路開通也可看做是京津冀軌道交通一體化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打破異地藩籬。
對樓市直接拉動作用有限
對燕郊樓市來說,通勤動車的開通尚未產生直接的拉動作用。
“目前開通的燕郊通勤動車對改善燕郊居民的出行有一定的作用,但因進出站需要時間且火車站所在位置等多重因素的約束,其實質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對燕郊居民來說,地鐵的作用可能更大。”匯福悅榕灣副總經理兼營銷總監劉振剛對記者表示。
中駿置業北京區域公司營銷總監王亞林也表示,相對于軌道交通來說,通勤動車的接受度并不高,不少燕郊的居民還是選擇公交和6號線二期這類交通出行。
不過,上述人士均表示,通勤動車的開通對燕郊樓市依然是重大利好,這標志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獲得更為實質性的推進,政府層面也在著力改變燕郊居民的出行方式,緩解交通壓力,這給購房者和樓市都帶來了非常堅定的信心。
□聲音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
通勤動車非治本之策
燕郊通勤動車由于鐵路運力問題,早晚開行車次的時間設置不盡合理,早班車到北京的時間過早,晚班車的首班從北京出發的時間過早,末班又過晚,能夠搭乘通勤動車往來京冀的客群相對有限。對于燕郊來說,只有借助“京津冀一體化”的利好,承接部分北京外移的產業,解決自身產業空心化的現狀,并減少“候鳥型”人口。同時,還應與北京加強資源共享,解決與北京之間的交通、教育、醫療不配套等一系列發展壁壘,才能真正改變目前的“睡城”狀況,也才能給區域樓市帶來堅實的支撐。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
對房價拉動作用暫時微弱
從現階段燕郊區域樓市的供求關系情況來看,該區域新房、二手房的供應量十分可觀,在北京樓市依然未曾全面走出低谷的現階段,需求相對低迷,短期來看通勤動車的開通對于燕郊房價的影響預計將相對微弱。從中長期來看,通勤動車對于區域產業布局、人口流動都將有顯著利好,屬于地域間基礎交通模式的一個重要改變,對燕郊地區的經濟、產業發展都會形成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對區域樓市庫存消化產生積極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