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豪宅供應量上漲10倍 專家稱需求不復以往
2015/1/26 8:32: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李曉在北京一家主打豪宅產品的地產公司工作。他最近注意到,高端住宅圈里的設計人才,變得更加搶手了。“現在的研發設計人才特吃香,被到處挖角。”李曉回憶,有些門對門李曉在北京一家主打豪宅產品的地產公司工作。他最近注意到,高端住宅圈里的設計人才,變得更加搶手了。
“現在的研發設計人才特吃香,被到處挖角。”李曉回憶,有些門對門的高端項目會互相挖人。原因在于,今年做高端產品的房企太多了,沒那么多設計人員去支撐項目發展需求。一位知名設計師,被多個高端項目請求,挨個做設計。
今年,北京市的豪宅項目將蜂擁上市,他們需要去拼搶相比之下少得可憐的購房者。操盤手們都在絞盡腦汁去提升自家樓盤的吸引力。
根據房地產顧問機構亞豪的數據,2015年北京將入市42個純新盤項目,單價超過5萬元/平方米的占17席。其中,預估單價超過10萬元的項目高達13個,提供房源千套之多。而2014年單價超10萬的房源供應量僅139套,成交不過30多套。
高端項目海量供應、限購城市持續減少,信貸政策一再寬松……外界更希望在這樣的大勢下,北京的限購政策出現優化調整。其中一個主要方向,便是對高端項目放開限購,疏解壓力。
“單價5萬元以上的高端項目應放開限購,不再限制購買。”日前,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工作顧問毛大慶在北京兩會上提出建議。他指出,政府或會擔心政策放開產生人口疏解逆向作用,但實際單價5萬元以上的住宅購買人群有限。放開后,還能帶來政府財政的正向作用。
一線城市政府,卻有著自己的實際考慮。一位曾參與北京市組織的內部座談的人士稱,北京市政府有人口控制目標,各區縣也相應有分解控制目標。實際從去年到今年,控制人口已成為部分區縣面前的第一項任務。這是地產限購松動,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
放松還是堅守,首都北京限購政策懸疑仍未解開。
短期的瘋狂
1月12日,李曉公司開發的萬柳書院項目,終于拿到了現房的預售證。一共80套房源獲批,擬售單價從14.8萬元——15.8萬元不等。又一個豪宅來了。
亞豪機構把單價超過10萬元的項目,界定為頂級豪宅。按照統計,2015年北京將有萬柳書院、香河園3號、首開瑯樾、中糧瑞府、北京壹號院、保利東壩項目、恒大華府、佳兆業廣場、東山墅、駿豪?中央公園廣場、龍湖?西宸原著、遠洋劉娘府項目、泰禾西局項目13個頂級豪宅計劃入市,預估供應量超過千套。
推算上述豪宅最終價格的指標,主要是在地價基礎上,加上財務成本、建安成本和周邊項目定價等考量因素。而在該機構統計的今年將入市的42個純新盤項目中,單價超過5萬元的有17個之多。單價5萬元,也是目前市場上區分普宅和高端住宅的一把標尺。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說,拿地價格推高了房價,才涌現出如今很多高端項目來。譬如,龍湖西局項目土地樓面價為6萬元/平方米,農展館地塊樓面價更達到7.3萬元/平方米。
去年大量出讓的自住房地塊,因其部分房源限價限面積,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純商品房的價格水平,普宅“豪宅化”。毛大慶分析,考慮到同期出讓的自住型商品房地塊,未來北京五環路周邊的新項目,預售價格至少達到6萬,才能滿足開發商的基本成本和利潤需求。
“北京市場,土地市場交易規則了發生變化。”一位京城知名豪宅操盤手對記者表示,近一年來,出讓的土地70%都有自住房屬性,真正供給改善性和高端客戶的商品房數量縮減到30%。很多純住宅地塊被高端,五環外的地塊都搶到3萬-5萬元的樓面地價,“這短期看起來瘋狂,但長期會是趨勢。”
“我替他們捏把汗。”毛大慶說,如果純商品房60%以上價格都到5萬~10萬元,哪有那么多人要買。高價土地,很多房企拿下是勝利,拿后卻犯愁,不知如何處理。
需求哪里找
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撰文稱,北京市場需求不復以往的旺盛。有數據稱3000萬級豪宅近幾年都在年150套的成交水平。從絕對成交量上看,2014年比前兩年要高,但現在的豪宅供應量變得更大了。
中國中央別墅區發展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北京所有住宅新增供應120080套,成交58346套,去化率為48.59%。其中,千萬級以上的非普通商品房供應2994套,成交920套,去化率僅為30.73%。
如果將2014年新增千萬級以上商品房做細分,1000-3000萬元產品占新增住宅總量超過八成。3000萬-8000萬產品去化率均低于10%,7000-8000萬產品無成交。9000-10000萬產品成交3套,億元以上18套豪宅無成交。“今年千萬級以上豪宅市場供大于求趨勢難以根本性改變。”中國中央別墅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東說。
按亞豪機構的數據,今年價格超過10萬元的豪宅預計將提供房源超過千套。而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監測數據,2014年10萬元以上產品成交僅有30套,還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
前述京城豪宅操盤手說,不要指望一兩年之內,就能培養很多出豪宅購買者。前幾年煤老板、某些官員來錢太快,豪宅很多是靠這些人消化。按照現在的經濟和政治情況,這部分購買力將大為衰退。一年之內,需求無法支撐供應。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毛大慶直言“我一年的工資你們都看得見,我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了。”
那豪宅最終賣給誰呢?該操盤手說,對象是在過去20年北京城市化進程中,已做好原始資本積累,有數套房的家庭。他們流動資金不多,但家庭資產多,通過資產置換再貸款,可以買豪宅。買豪宅的,未必是富豪,自己項目如今80%的成交客戶,都是置換再貸款的類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