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售處方藥新政將出 醫療電商有望迎井噴
2015/2/12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11日消息,今日滬深兩市開盤小漲,其中醫藥商業板塊漲幅居前,截至開盤,漲幅逾3%,其中九州通、瑞康醫藥漲停,嘉事堂漲7.3%,一心堂漲5.44%。今日醫藥2月11日消息,今日滬深兩市開盤小漲,其中醫藥商業板塊漲幅居前,截至開盤,漲幅逾3%,其中九州通、瑞康醫藥漲停,嘉事堂漲7.3%,一心堂漲5.44%。
今日醫藥商業板塊表現良好,主要是備受外界關注的網售處方藥新政昨日爆出有望在近期公布。網售處方藥放開,這將給醫藥電商行業帶來數千億的市場規模,并吸引了群雄逐鹿醫藥電商,包括九州通、一心堂、嘉事堂、太安堂在內的醫藥流通企業已先一步在醫藥電商行業布局。
網售處方藥新政有望近期出臺
據悉,《互聯網食品藥品交易管理辦法》已正式定稿,有望在近期公布。正式稿和去年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改動不大。2014年5月,國家食藥監局制定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開始公開征求意見,至今已逾9個月。文中明確提到,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直接向業界傳達了電商平臺可以銷售處方藥的信號。
國內一家第三方藥品交易平臺內部人士表示:“大概率是兩會前發,春節前發也有可能。獲批放開網售的處方藥品種最終將以正面清單形式公布。正面清單目錄已經定了,大概有200多個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醫藥電商行業長期增長緩慢,規模不足藥品零售市場的1%,其根本原因在于占比國內藥品整體銷售額70%-80%的處方藥市場一直以來都被醫院把控。允許處方藥網上銷售,則意味著限制醫藥電商發展的核心政策壁壘被打破,行業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業界預計,2014年國內處方藥市場已逾萬億,若新政出臺,則電商渠道有望獲得10%-30%的市場份額,行業空間非常大。
群雄逐鹿醫藥電商
醫藥電商迎來發展黃金期,第一時間吸引了包括醫藥商業、傳統電商等一眾大佬紛紛轉型,爭相搶奪政策放開前的市場制高點。包括阿里、京東和1號店等傳統電商大佬和九州通、一心堂、嘉事堂、太安堂在內的醫藥流通企業已先一步在醫藥電商行業布局。
從行業內企業來看,一心堂在2014年三季報中明確表示將投資1.2億元進入電商,九州通表示將發力O2O,加上2014年太安堂對國內網上藥店排名前三的康愛多3.5億元的收購,都顯示出傳統藥商大步進入電商的步伐。以嶺藥業、康美藥業等制藥企業也成立了各自的網上藥店,為處方藥放開銷售做準備。
此外,老百姓大藥房和益豐大藥房在招股說明書中都表示,將大力推進B2C業務和O2O業務。益豐大藥房明確顯示出對電商的投入,表示已經建立并運營B2C模式的益豐網上藥店官方商城,同時入住天貓醫藥館、京東商城這些重要的第三方平臺,開設旗艦店。此外,公司還表示已經實現了實體門店購藥用手機支付寶支付的O2O模式。
從行業外圍看,傳統綜合B2C電商巨頭是此次進軍醫藥電商的另一大核心主力。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去年12月末,阿里、京東和1號店三家傳統電商大鱷均已取得網上藥品銷售第三方平臺資質,完成進入醫藥電商的準備工作。其中,阿里巴巴推出“阿里健康”APP,并開始在石家莊試運行,人們通過客戶端將醫生開具的處方拍照上傳,合作藥店推出報價搶單,患者再根據價格、品牌、服務等進行選擇。另一電商巨頭京東也沒有閑著。京東醫藥商城采取的是“區域式獨占”的招商模式,在與線下藥店簽訂協議時會按照藥店的服務半徑來決定其需要配備的執業藥師數量,而且一個地區只限一家藥店。
網售處方藥品或設“負面清單”
首批放開網售的處方藥品種很有可能將以正面清單形式公布。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的一次協調會上,已經基本確定可能不再制定“網售目錄”,而是制定不可以網售的藥品清單,也即是所謂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外的處方藥,都可以憑處方在網上銷售。
行業人士預計,網售處方藥將按照分類放開,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的長期用藥品種,很可能第一批就會放開,而麻醉類、精神類等管制藥品則不會放開。有人擔心網售處方藥放開后,安全性沒有保證。但其實網上藥店的產品交易記錄都有據可查,藥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一查就能知道藥品的來源和流向,更加有利于監管。
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意見的征集,雖然有一定爭議,但放開處方藥網售是大勢所趨。處方藥如果可以在網上藥店買,慢性病患者就不用到醫院排長隊買藥,而且電子商務的最大特性就是透明,藥價將會明顯下降。由于傳統藥品銷售的流通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導致藥價虛高,醫藥電商的出現將大大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藥價。
東興證券認為,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交易管理辦法》最終落地,醫藥商業行業甚至整個醫藥流通的價值鏈將被一定程度地打破,重塑醫藥商業行業格局的機遇已然到來。處方藥的網售放開,政府推行“醫藥分開”的重要一環,將剝離醫院在藥械流通銷售的壟斷性地位,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藥價,緩解醫患矛盾,同時也為醫藥商業企業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