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安徽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15/2/13 8:32: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安徽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優 化、質量提升。全2014年,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安徽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優 化、質量提升。全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530.9億元,增長11.2%,增幅比全國高2.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中部第2位。
一、主要運行特點
1.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規 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3320.6億元,增長13.6%,高于全部工業2.4個百分點,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0.9%,比上年提高 3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3244.8億元,增長12.3%,高于全部工業1.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增加值增長43.8%,對全部工業增長 的貢獻率達13.8%,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居40個工業大類行業之首。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總產值增長22.5%,增幅高于全部工業11.1 個百分點,總產值占全部工業比重由上年的20.5%提高到22.6%。
2.中小型企業支撐作用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小型企業實現增加值6059.9億元,增長13.8%,高于全部工業2.6個百分點;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5.7%,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為63.6%,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3.民營企業貢獻繼續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中,15346戶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6462億元,增長13.9%,高于全部工業2.7個百分點%;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1.2%,比上年提高8.5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67.8%,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
4.企業成長速度加快。截 止2014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6649戶、比上年凈增753戶,超10億元476戶、凈增45戶,超50億元65戶、凈增9戶,超 百億元29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18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13.5%。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3.5%。
5.六大主導工業發展穩定。規 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電子信息和家用電器、汽車和裝備制造、食品醫藥、材料和新材料、輕工紡織以及能源和新能源等六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7303.2億元, 增長11%。其中,汽車和裝備制造、材料和新材料以及食品醫藥產業增加值超千億元,分別達1989.2億元、1827.5億元和1023.4億元,電子信 息和家用電器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增速達19.4%。
6.合蕪蚌和皖江示范區保持發展優勢。兩區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4%和12.2%,增幅高于安徽省1.2個和1個百分點;增加值占安徽省比重分別由上年的42.7%和68.5%提高到43.3%和68.9%。
二、存在突出問題
1.部分優勢產業優勢減弱。家 電業增加值增長7.1%,增幅比上年回落6.1個百分點,全國為增長9.4%;主要產品家用洗衣機、家用電冰箱產量分別下降12.5%和7.1%、降幅高 于全國9.2個和6.1個百分點,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下降0.2%,與全國增長11.5%形成反差。汽車業增加值增長7%,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低 于全國4.8個百分點;汽車產量下降7.1%,全國為增長7.1%。化工業增加值增長10.1%,比上年回落4.4個百分點;煤炭業增加值下降2.6%, 上年為增長4.7%。這四個行業累計影響安徽省工業增幅1.5個百分點。
2.大型企業生產下滑明顯。全年大型 企業增加值增長7.1%,增幅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低4.1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的29.2%下降到 24.3%。產值前30戶的大型企業中,22戶產值增幅比上年回落,其中合肥美的電冰箱、聯合利華、富鑫鋼鐵等10戶企業回落幅度均在10個百分點以上。
3.企業“兩金”占比上升加快。年 末,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兩項資金占用4684.2億元,同比增長19.1%,比上年末上升1.3個百分點。其中,應收賬款凈額3492.4億元,增長 19.1%;工業產成品資金為1191.8億元,增長19.2%;兩項資金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36.5%,提高1.9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我省應收賬款 凈額同比增幅高9.1個百分點,居第5位;工業產成品資金增幅高6.6個百分點,居第7位;兩項資金占用比重高3.8個百分點,居第5位。“兩金”占比居 高不下,企業流動資金趨緊張,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
三、2015年走勢判斷
2015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緩慢復蘇態勢,但國外政策調整、地緣政治沖突等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國內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撐經濟中高速增長,但一些短期、結構性與長期性因素將會對經濟增長造成沖擊和制約,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仍面臨不少挑戰。
從主要有利因素看,我 省工業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黃金發展期,減輕稅費負擔、降低融資成本、強化創新支持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改革政策舉措成效逐步顯現。以電子信息業為代表的新興 產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簡政放權,允許民間資本創辦金融機構,放寬市場主體準入等,將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動力 等。
從主要不利因素看,一是市場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反映市場需求變化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低迷,我省已連續33個月同比下降,全年下降2.6%。二是部分優勢產業經營困難。煤炭、冶金等行業虧損嚴重,汽車、家電等傳統優勢行業競爭力下降,全年汽車、家電貢獻率比上年回落4個百分點,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任務艱巨。三是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去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僅增長0.1%,增幅比上半年、去年同期分別回落16個、16.9個百分點,比全國低3.2個百分點。
綜合起來看,2015年安徽省工業經濟仍有望運行在平穩較快增長的合理區間,但下行的壓力較大。下階段,要持續不斷地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產業附加值和持久競爭力。高度重視企業在提振市場活躍度、增強創新能力中的主力軍作用,通過多種渠道激發企業積極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春節臨近大米需求回暖 價格或將一路上漲
- 下一篇:預測:未來數月里全球油粕供應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