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煤炭業走勢分析:形勢仍嚴峻
2015/2/24 8:32: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煤炭企業的日子不好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不久前公布的煤炭經濟運行形勢報告顯示,2014年前11個月,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4.4%,虧損企業虧損額同2014年,煤炭企業的日子不好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不久前公布的煤炭經濟運行形勢報告顯示,2014年前11個月,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4.4%,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61.6%,企業虧損面達到70%以上。全國煤炭產量完成35.2億噸,同比下降2.1%,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脫困,成為行業關鍵詞,救市成為政策層面的主旋律。
煤炭行業合力救市
能源國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對中國經濟網表示,煤炭行業當前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國際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國民經濟告別兩位數的發展速度,還有產能規劃上的一些不合理,但根本問題還是市場出供求矛盾,產能嚴重過剩。
結構性產能過剩給行業帶來了沉重的包袱。在煤炭產業發展的黃金10年,大量的社會資本集中涌入煤炭產業,使得煤炭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年均30%的增速,為產能過剩重重地埋下了伏筆。同時,技術的進步縮短了新煤礦建井和生產時間,產能增加非常快。進口煤的沖擊,也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
為此2014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十大重點任務。其中明確2014年將煤炭生產控制在38億噸,增長2.7%,煤炭消費量控制在38億噸,增長1.6%,并優化能源結構,將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以下。停止核準新建低于30萬噸/年的煤礦和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加快關閉其中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的煤礦,繼續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隨后煤炭消費比重進一步壓縮,煤炭減量替代管理辦法、商品煤質量國家標準、煤炭質量管理辦法等措施相繼出臺實施。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關政策效果逐漸顯現,煤炭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當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有關情況的通報》認為,一是煤炭產量盲目增速勢頭得到控制;二是煤炭進口總量在高位有所回落;三是煤炭價格逐步趨穩并有所回升;四是企業減負問題得到重視并形成共識。
根據經濟走勢,岳福斌認為2015年煤炭經濟還會偏冷環境下穩定運行,出現報復性的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外部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政策底已經出現,市場底還在有待探索,取決于油價何去何從,以及產能過剩問題解決的程度。
新常態下煤企要有新思維
一面是煤炭消費比重持續下降,一面是產能過剩、經營困難,這將成為煤炭行業未來面臨的新常態。
中國煤炭工業協發布《中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情況通報(2014年度報告)》中指出, 2015年,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優化,煤炭需求強度進一步降低。同時,我國煤炭產能已經超過40億噸,在建規模10億噸以上,煤炭產能釋放壓力加大,全球煤炭市場差能過剩,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另一方面,國家嚴格治理違法違規煤礦生產建設、治理不安全生產、超能力生產和限制劣質煤生產和消費,煤炭產量盲目增長勢頭將得到遏制。2015年,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將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還難以根本性改變,企業經營的壓力依然較大,行業運行形勢依然嚴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