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原材料工業展望及2014年運行情況分析
2015/2/26 8:3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原材料工業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推進行業管理創新,努力化解產能過剩,大力拓展下游需求,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增2014年,原材料工業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推進行業管理創新,努力化解產能過剩,大力拓展下游需求,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一、2014年原材料工業運行特點
(一)行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但增速放緩。2014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8.3%,較2013年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石化、鋼鐵、有色、建材行業增長分別為7.2%、7.2%、11.4%和9.6%。從產量來看,大部分產品增速回落,全年粗鋼、乙烯、水泥、十種有色金屬產量8.23億噸、1704萬噸、24.9億噸和441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9%、7.6%、1.8%、7.2%,比2013年分別回落6.6、0.9、7.8、2.7個百分點。
(二)經濟效益略有改善,但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受益于鐵礦石、煤炭價格大幅下降,2014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利潤304億元,增長40%,但銷售利潤率只有0.9%,仍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有色金屬行業全年實現利潤2053億元,同比下降1.5%。石化化工行業實現利潤7652億元,同比下降8.5%,其中煉油下降幅度較大,同比減少69%。建材行業實現利潤4770億元,同比增長4.8%。從利潤構成來看,下游深加工環節占比加大,如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同比分別下降12.4%和13.7%,但壓延加工同比增長11.6%,建材行業中水泥制品、輕質建材、玻璃纖維、隔熱材料、衛生陶瓷等利潤增速均高于12%。
(三)主要產品價格呈現下跌或低位震蕩態勢。鋼材價格持續低迷,2014年底價格指數跌至83.1點,比上年同期低16.1點。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震蕩調整,鋁價格有所反彈,但仍低于去年水平。建材產品價格總體穩定,全年平均價格與上年基本持平,水泥價格持續下降,12月跌至316元/噸,比年初低39元。1-12月石化化工產品出廠價同比下降2.6%,石化聯合會監測的188種產品價格中同比下降的占77%。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行業結構調整加快。2014化工和有色金屬行業分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6萬億和69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4.6%,增幅分別回落4.1和15.2個百分點。建材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4%,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呈負增長,同比分別下降3.8%、17.8%、18.7%,產能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行業發展正從規模式增長向內涵式增長轉變。
(五)行業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節能環保再上新臺階。2014年,鋼鐵行業成功產業化一批新產品,寶鋼600℃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鋼管、鞍鋼三大系列核電用鋼、武鋼無取向硅鋼、太鋼0.02毫米精密帶鋼等在下游關鍵領域實現應用,建材行業精細陶瓷、閃爍晶體、耐高壓復合材料氣瓶等產業化技術實現突破。節能環保方面,原材料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指標均有所下降,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同比分別下降1.2%、16%和9.1%,乙烯、燒堿、電石綜合能耗分別下降2.2%、3.2%和5.5%,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同比下降144千瓦時/噸,建材行業除塵、脫硝、脫硫技術加速應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發展勢頭良好。
(六)出口貿易大幅增長,產品檔次有所提高。2014年我國出口鋼材937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51%,進口鋼材1443萬噸,增長2.5%。化工行業出口和進口額分別為1621億和1865億美元,分別增長11%和0.6%。有色金屬出口額772億美元,同比增長41%,進口額1000億美元,同比下降3.2%,受印尼等限制原礦出口政策影響,鋁土礦、紅土鎳礦進口同比分別下降49%和33%。建材行業出口361億美元,同比增長5.3%,進口額受鉆石等貴重非金屬礦大量進口影響,大幅增長111%,達到463億美元。產品出口檔次有所提高,電工鋼板帶、冷軋薄寬鋼帶等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增加。受各方面因素影響,2014年原材料領域貿易摩擦大幅增加,鋼鐵行業達到40起,范圍從歐美擴展到亞非地區,化工行業美國對我輪胎發起雙反調查,涉案金額達到33億美元,有色行業也發生多起針對鋁材的反傾銷訴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