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圓通韻達等快遞跨界做電商 游走“海淘”灰色地帶
2015/2/27 8:32: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亞太地區的消費者在跨境網購上平均每年花費近350美元,全球的平均水平為300美元,在亞太市場中,中國的消費者花費更多。2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其每年的花費超過1亞太地區的消費者在跨境網購上平均每年花費近350美元,全球的平均水平為300美元,在亞太市場中,中國的消費者花費更多。2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其每年的花費超過1000美元。
這是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委托Forrester咨詢公司進行的電商消費者行為研究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
近年來,中國的消費者通過網絡大舉加入美國“黑色星期五”和圣誕夜的購物潮,也引起了這家國際快遞巨頭的關注,如何挖掘跨境電商市場蘊含的運輸生意,已經成為急需抓住的商機。
而與聯邦快遞相比,中國的快遞企業們似乎想要的更多。包括順豐、圓通、韻達等國內快遞巨頭,不僅僅看中了國際快遞的生意,還打起了建立跨境電商網站自己賣東西的主意。
“海淘”兇猛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海淘”或者“海外代購”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就顯示,201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6萬億元,2012年達到約2萬億元。2012年我國外貿增速為6.2%,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規模同比增速則超過25%。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則顯示,中國2013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3.13萬億元,2008年至201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1.1%。
“全球電子商務在2014年銷售額超過1萬億美元,他們預估2018年會翻一倍,所以跨境電子商務在未來幾年會發展非常快�!甭摪羁爝f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快遞跨界做電商
報告同時顯示,運輸承包和交貨時間是“海淘”消費者在作出消費決定時最看重的問題,這也意味著,跨境電商遞送,也成為快遞企業的下一個風口。
而在國內,巨大的市場更是吸引眾多民營快遞企業涌入“海淘”大軍,甚至不再甘心只當“跑腿”,而是打造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分享收益。
2月初,被稱為“四通一達”之一的韻達速遞,就低調上線了自己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優遞愛網上購物商城平臺。
韻達一位內部管理層對記者透露,UDA其實是一個提供商家和買家交易的電商平臺,采取的是招商入駐的模式,商品以貨架方式直接推送給買家,商家則主要是由韻達速遞海外各地分公司進行招商。
“國際業務將是韻達新收益增長點的重要業務之一,而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是對公司速遞國際業務的延伸。”上述管理層告訴記者,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韻達的優勢是可以掌控物流環節,時效上更有保證,此外,公司還擁有十幾年來累積的客戶大數據,可以匯集物流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的客戶資源。
事實上,看中“海淘”市場的并非韻達一家。一個月前,順豐速運旗下的進口電商網站“順豐海淘”正式上線,采用特賣與商城相結合的模式,品類包括母嬰用品、食品保健、美妝個護等,產品主要來自于歐美、新澳、日韓。
半個月后,圓通快遞也宣布旗下電商平臺“一城一品”正式啟動海外直購業務,上線了一批以德國廚房為主題的海外商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