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網易進軍跨境電商行業 欲在海淘市場分杯羹
2015/2/28 8:33: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新加坡AsiaOne網站2月26日報道,自2014年中國稅收減免和其他政策出臺以來,許多物流公司爭相涉足海淘市場,消費者對高質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據新加坡AsiaOne網站2月26日報道,自2014年中國稅收減免和其他政策出臺以來,許多物流公司爭相涉足海淘市場,消費者對高質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
自2014年的稅收減免及其他政策出臺以來,許多物流公司開始踏足由京東主導的海外市場,其中包括順豐快遞和中國外運。京東擁有118間倉庫和上千個配送店,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現在眾多物流公司爭先恐后想在跨境電商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政府估計到2016年這個市場將價值1萬億美元。
網易等規模較小的本地互聯網公司也想從“海淘”市場分一杯羹。網易1月與中國外運合作建立了跨境電商平臺。順豐快遞國際電商服務副總裁MasaRen表示,國內的電商業務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越來越喜歡“海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自2012年起注冊跨境電商的公司超過了2000家。
電商行業的興起除了受到政府幫助的影響外,還與數量不斷在增長的中國富人密切相關。他們喜歡外國品牌,并且因為受到商品安全丑聞的影響而認為本地商品不靠譜。廣告總監FionaChen表示她的大部分日常必需品都是從海外淘來的,每個月至少買一次鞋子或化妝品,花費約為200美元。她說:“外國產品很多在中國都買不到,而且海外商品質量更有保障”。
艾瑞市場咨詢公司數據顯示跨境電商商品總值在2014年上升到了中國外貿總額的14.8%,在2013年僅占11.9%。到了2017年,電商部門將貢獻出五分之一的外貌總額。分析師稱規模較小的公司很難從阿里巴巴手里搶到海淘市場的一席之地,阿里巴巴控制著中國80%的電商業務。2014年淘寶推出了天貓國際,試圖贏得美國市場的商機。美國在線零售商亞馬遜也加緊在中國的擴張,8月在上海自由貿易區開設門店。
上海美國商會計劃與服務副總裁ScottWilliams表示,當這些公司開始在海淘市場廝殺的時候,最大的贏家是銷到中國來的外國品牌。中國的大門為美國企業敞開,包括大品牌,和小型、中型企業。現在消費者對高質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可是前所未有的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