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體百貨遇上電商 應如何改變自己的劣勢?
2015/3/5 8:32: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媒體報道稱,百年老字號天津勸業場的第一家連鎖店——勸業場西南角店結束營業后,將停止百貨業態部分的營業,而餐飲、影城等將繼續營業。而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近日,媒體報道稱,百年老字號天津勸業場的第一家連鎖店——勸業場西南角店結束營業后,將停止百貨業態部分的營業,而餐飲、影城等將繼續營業。而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天津百盛和遠東百貨也將相繼離開。
事實上,像天津這樣的實體百貨關店,并不是個案。除了一些百貨停止營業外,目前有些城市新建的百貨商城由于效益不好,不斷地轉型、不斷關店。
從剛開始定位的品牌專賣的中高檔消費群體,到轉化為非品牌的其他類別的商品,更有甚者許多百貨商場為了扭轉效益不好的局面,每隔一段時間就開始重新裝修,實體百貨商店裝來裝去,最終也未能扭轉不利的局面。
在去年“雙十一”時,就有題為《電商倒逼傳統行業變革實體百貨該如何突圍?》的文章。實體百貨在這個時代遇上了電商,可謂遇上了強大的對手,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究竟如何改變自己的劣勢?
目前,一個城市的百貨商場往往都是同質的,也就是說幾乎商品都是雷同的。雷同的商品對于人口數量眾多的大城市或許尚可,可是對于消費者相對固定的一些中小城市而言,往往表現出過剩的狀態,同樣的品牌在不同的百貨商場價格都是一致的,甚至折扣都是一樣的。在這種情形下,如何使得消費者鐘情于固定的百貨商場,足以使得百貨商場的管理者和經營者深度思考,是改變品牌產生差異性?還是降低整體成本在價格上取勝?抑或是在管理上更勝一籌?
其實,百貨業在新時期為了改變自己的不利境地,也在不斷地改變自身,特別是面對強大的電商。目前,不少傳統百貨企業也在通過積極“觸網”、試水O2O進行著全新的改革。可是“試網”、“試水”后的銷售額與純電商相比,還是相差甚遠。有業內人士稱,無法與電商抗衡主要是由于百貨企業經營單品數相對較少,線上渠道的規模化發展尚需時日。
筆者認為,這個時代每一個行業都可能隨時遇到危機,每一個行業隨時都得思考,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如何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個時代“變化才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目前,實體百貨業發展到了這個節點,除了跟隨互聯網以外,是否還應做出自己的特色?其實,對于消費者而言,有著不同的類型。有的鐘情于網購,有的卻鐘情于實體店。而對于百貨商品而言,同樣也有著不同的種類,對于同一種類的商品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有的適合電商經營,有的并不適合電商經營。
筆者認為,除了與電商汲取經驗,利用目前網絡的各種新型工具進行推廣,實體百貨如何做到與電商的錯位經營,才是守住自身領地的王道。實體百貨在新時代的沖擊下,肯定會經歷優勝劣汰,適應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特殊性,才能生存。
究竟是電商太強,還是實體百貨太弱?如何由弱變強,需要思維的轉換。近日,媒體報道稱,百年老字號天津勸業場的第一家連鎖店——勸業場西南角店結束營業后,將停止百貨業態部分的營業,而餐飲、影城等將繼續營業。而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天津百盛和遠東百貨也將相繼離開。
事實上,像天津這樣的實體百貨關店,并不是個案。除了一些百貨停止營業外,目前有些城市新建的百貨商城由于效益不好,不斷地轉型、不斷關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