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機器人產業再迎利好 最高可享財政資助1500萬元
2015/3/7 8:32: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就差一個引爆點,我就可以連接一切。”年前在深圳舉行的一次茶話會上,博通公司大中國區總裁李廷偉稱,將加快推出各種領先的連接技術,擴展以太網技術,加強數據中心“就差一個引爆點,我就可以連接一切。”年前在深圳舉行的一次茶話會上,博通公司大中國區總裁李廷偉稱,將加快推出各種領先的連接技術,擴展以太網技術,加強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能力,與深圳創新企業分享“智能社會”的商機。
李廷偉的這番發言十分應景,他喝茶聊天所在的南山區就是深圳智能可穿戴產業的重鎮。而更火爆的市場背景是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深圳新興產業正迎來一次政策引爆紅利。
四大新興領域有望“解渴”
3月3日,深圳市發改委正式啟動了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2015年第二批扶持計劃的申報工作,與首批偏重貸款貼息的扶持方式相比,此次主要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進行。
這也是繼去年底《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及《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政策》發布以來,深圳相關產業迎來的又一政策利好。
據介紹,此次扶持計劃重點支持的對象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檢測儀器等4大領域的相關企業。具體而言,工業機器人領域重點支持工業機器人和相關輔助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支持高精密減速機、新型傳感器、伺服控制、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關鍵基礎部件及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智能電子制造、自動化物流、新能源汽車制造成套設備及智能化成型和3D打印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
服務機器人領域則圍繞家政服務、外科手術、健康照護、特種檢測等應用領域,重點支持家庭服務機器人、醫療健康機器人以及針對危險場合和特殊行業應用需求的特種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
可穿戴設備領域圍繞信息娛樂與社交分享、醫療與健康監測、運動健身、軍用與特種用途等應用領域,重點支持新型可穿戴設備產品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
智能檢測儀器領域則圍繞生命健康、環保、海洋、航空航天等領域,重點支持智能生命信息檢測、生態環境檢測儀器儀表和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用于研制專業領域特種材料的高端物理測試儀器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
市發改委高技術產業處一位工作人員昨日告訴記者,凡是在深圳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愿意接受股權投資的未上市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企業均可報名參與。
資助方式偏重股權投資
根據規定,此次扶持計劃采取股權投資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資助。政府主管部門將引入社會專業股權投資機構作為合作單位,對擬投資企業開展股權估值、入股談判、確定入股價格等工作。財政資金按照“同股同價、共同進退”的方式與合作股權投資機構共同對擬投資企業進行投資。項目退出時機由合作股權投資機構進行判斷。退出時機成熟后,合作股權投資機構與項目單位協商,提出退出方案,財政資金與合作股權投資機構投資資金同時退出。
財政資金原則上按照與合作股權投資機構投資金額1:1的比例對項目申報單位進行資助。單個項目財政資助資金的50%作為股權投資,50%作為直接補貼。其中,財政資金股權投資金額不高于項目總投資的20%,投資金額最高為1500萬元;財政直接補貼資金依據現行未來產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直接補貼資金只可用于所申報項目固定資產投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