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計委八刀屠藥價 腥風血雨的降價潮要來了
2015/3/10 8:33: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出來了,對于2014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15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藥企最為關心的是總理說要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改革,雖然有分析認為,目前招標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出來了,對于2014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15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藥企最為關心的是總理說要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改革,雖然有分析認為,目前招標才是價格決定因素,政府定價實際上早就取消,但是,從藥企的關注度看,藥企對此政策仍是最為關注。
那么,和藥企利益最相關的醫院主管部門——衛計委又最關心什么呢?
在昨日(3月5日)當天,衛計委的官方網站轉載了健康報的一篇名為《深化醫改任務完成了多少?》的文章。衛計委是健康報社的主管單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意見可能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衛計委的意見。
文章指出,從福建省三明市等地的公立醫院改革實踐,到專家學者的理論分析共識,都發現從觸動醫藥流通領域“奶酪”開始,針對藥價虛高、大處方、大檢查等亂象,規范藥品集中采購,取消藥品加成,加強監管,擠壓藥價與藥費虛高成分,推動醫保、醫院綜合改革,可以實現“群眾可以接受、財政可以承擔、基金可以運行、醫院可以持續”的發展目標,有利于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遏制藥品購銷領域腐敗行為,達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
看看上述表述中8個關鍵詞,三明、觸動醫藥流通領域“奶酪”開始,規范招標采購、取消藥品加成,擠壓藥價與藥費虛高成分、推動醫保、醫院綜合改革、加強監管、遏制購銷領域的腐敗。
小編不禁看得一身冷汗。這7大招,再加上推崇三明模式,恐怕要在藥界刮起腥風血雨了。2月底,國務院剛剛公布了公立醫院采購指導意見,2015招標大年正式啟動,但是,顯然,隨著招標大年到來的將是更為嚴酷的價格戰。腥風血雨的降價潮要來了嗎?
而遏制藥品購銷領域腐敗行為,預計醫藥代表日子要更為難過了。全國政協委員、輝瑞公司企業事務部總監馮丹龍的提案之一就是要為醫藥代表的職業建立規范,希望這個提案能夠被盡快采納吧,否則在無規矩可言的情況下,可能很多正常的行為,比如接觸醫生都可能會被嚴打。
醫保合并后何去何從?
在降藥價的過程中,醫保和醫院綜合改革,醫保在未來的改革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合并后的醫保到底歸誰管?對于未來藥企來說,這是個關鍵環節。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隨著新農合等國家投入的增加,參合人數的增加,醫保的盤子將會越來越大。而未來新農合和城鎮醫保的合并也是大趨勢。誰管呢?
正如同報道中專家提到的,有的歸社保,有的歸衛計委(歸衛計委只是小部分,大部分貴社保)。未來醫保再歸于衛計委呢?后果會如何呢?
湖南正清制藥董事長吳飛馳博士表示:新醫改存在四大硬傷:
第一是,醫改指導思想將公益與私營對立,將公益與公立混為一談!其危害是建立高度壟斷公立醫院體系,造成醫改無法推進;
第二是,將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對立,政府強力干預,造成市場嚴重扭曲,醫改無法推進;
第三是,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和藥品零售市場的雙重高度壟斷造成高度腐敗,公共資源高度浪費,三高并存是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源,是醫改無法推進的根源,是醫藥行業一切亂象的根源;
第四是,妖魔化藥價,制造了藥價虛高的謊言,采取以強制降價,以完全異化了的藥品集中招標變相強制降價為主要政策手段,造成了大量的劣藥驅良藥,高價藥驅低價藥的惡果,嚴重地危害了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徹底走向了政策制定初衷的反面!
有網友表示,在新醫改的根本性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繼續談降藥價,對醫院改革只是停留在取消藥品加成上的話,無助于改變看病貴的情況。而隨著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擴大和推進,藥企又會面臨大范圍的二次議價。
企業準備好過寒冬了嗎?
下面是衛計委轉載的健康報原文,小編轉載如下:
深化醫改任務完成了多少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作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
在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不妨先看看去年一年政府的民生對賬單。3月4日,中國政府網發布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標任務完成情況,對去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的指標和任務進行了盤點。其中,在政府工作報告“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部分提出的醫保、醫療、公共衛生3項指標均名列其中。
全面醫保體系趨于健全
【2014年報告摘要】鞏固全民基本醫保,通過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國推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加強城鄉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
【政策進展】農村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人均334元,城鎮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343元。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去年新農合政策范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保持在50%和75%以上,國家信息平臺已與16個省級平臺互聯互通。相關部門制定了204個病種付費規范,57%的試點縣探索實施按病種付費。所有省份都開展了大病保險試點工作,其中10個省已全面推開,全年籌資155億元,243萬人受益,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提高10個~15個百分點。各地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全年已有33萬人獲得救助。
【專家點評】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看來,醫保標準提高是好事,但醫療費用上漲過快,使得一部分改革效果被抵消了。“我們做的研究顯示,目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只有40%左右,患者自付比例依然很高。”他建議,政府在加大醫療保障投入的同時,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控制醫藥費用過快上漲。
江宇認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去年全面醫保體系建設的“重頭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并軌,有利于改善基本醫療保障的公平性。”他說,但目前的問題是,醫療保險管理體制不統一,即使在整合之后,有的歸到社保,有的歸到衛生部門,不利于提高統籌效率。
公立醫院改革逐步擴大
【2014年報告摘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000個縣,覆蓋農村5億人口。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創新社會資本辦醫機制。
【政策進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363個縣,覆蓋農村5億人口。2400多家縣級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取消了藥品加成,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初步構建運行新機制。國家衛生計生委開展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督查結果顯示,試點地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5%以上。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也已出臺,國家和省級試點城市達到63個。江蘇、安徽、福建、青海4省研究制訂省級醫改綜合試點方案,以點帶面推進醫改。
【專家點評】“根據我們的調研,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推開后,不少縣級醫院建設加強,大病不出縣有了保障。北京、陜西、福建等地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都有探索和亮點。”江宇說,問題是公立醫院改革要想打破以藥補醫利益鏈,依然面臨很大阻力,也涉及多個部門聯動,包括衛生、醫保、財政等,這就需要行政管理體制上有一個強有力的推動者,但目前來看,協調難度比較大,改革推動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李玲教授認為,公立醫院改革還沒有觸動核心問題,特別是許多城市公立醫院,需要自己賺錢謀發展,仍然趨向于盈利。“接下來必須觸動這一核心問題!”她說,下一步改革應該迎難而上,不能繞著走,破除趨利機制,才是真正的全面深化改革。
“前兩天國務院剛剛出臺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政策,這對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促進三醫聯動都是有利的。”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毛宗福說,從福建省三明市等地的公立醫院改革實踐,到專家學者的理論分析共識,都發現從觸動醫藥流通領域“奶酪”開始,針對藥價虛高、大處方、大檢查等亂象,規范藥品集中采購,取消藥品加成,加強監管,擠壓藥價與藥費虛高成分,推動醫保、醫院綜合改革,可以實現“群眾可以接受、財政可以承擔、基金可以運行、醫院可以持續”的發展目標,有利于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遏制藥品購銷領域腐敗行為,達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
基層運行新機制鞏固完善
【2014年報告摘要】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健全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全科醫生培養,推進醫師多點執業,讓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高重大傳染病、慢性病和職業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增加到35元。
【政策進展】2014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到人均35元,新增部分主要向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傾斜。此外,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服務網絡進一步鞏固完善,5個試點省份實現了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與國家監測平臺的互聯互通。17個省的34個縣開展了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系點工作。
鄉村醫生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門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部署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確定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的標準在全國配備鄉村醫生;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和設備購置;對鄉村醫生開展免費培訓和脫產進修;探索實施鄉村醫生與農村居民簽約服務模式,并按規定收取費用;拓寬鄉村醫生發展空間等。
【專家點評】“新一年醫改,應該重新聚焦到強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政府主導依然是基本方向。”江宇認為,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下降,財政增速下降,經濟形勢、產業結構都處于調整中。“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更應該辨證認識社會事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不能再認為搞醫改是政府負擔,而是要意識到,給老百姓織好社會保障的網底,對促進轉型升級更為重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