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鋼鐵看點解讀
2015/3/10 8:34: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報告關注點一:1、GD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報告關注點一:1、GDP增長7%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挖掘潛力,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報告關注點二:深化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兼顧,真抓實干,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
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清理規范中介服務。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利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地方政府對應當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利,要徹底放、不截留,對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健全為企業和社會服務一張網,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松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不失時機加快價格改革。改革方向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要放開。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健全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同時必須加強價格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確保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
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門預決算都要公開,全面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財政規范管理。制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有效辦法。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調整完善消費稅政策,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提請修訂稅收征管法。改革轉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