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出臺牛奶補貼政策只能起暫時的效應 根本上還需產業升級
2015/3/12 8:32: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曾幾何時,全國各地發生奶農倒奶事件。當時也是政府出手干預,最終企業不再拒收或限收奶農的生鮮奶,但是收購價格同比有所下調。而倒奶事件背后也對中國的乳業提出了拷問曾幾何時,全國各地發生奶農倒奶事件。當時也是政府出手干預,最終企業不再拒收或限收奶農的生鮮奶,但是收購價格同比有所下調。而倒奶事件背后也對中國的乳業提出了拷問。
在乳業專家雷永軍看來,中國的乳業市場目前是內憂外患,內憂是國內產業沒有應對措施,外患則是全世界的乳企都蜂擁中國市場。“歐洲等國家對奶牛養殖都有配額限制,中國的乳業也應該有國家層面上的頂層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本是奶源短缺的國家,而進口奶粉的沖擊使得目前國內生鮮乳供給過剩,奶農多年經營的牧場也面臨著生存危機,雖然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努力,但目前來看亟須頂層設計。
山東省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李流航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地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只能起到暫時的效應,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李流航表示,各省各地都在努力解決奶農賣奶難問題,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讓企業繼續收奶,造成企業基粉庫存加大,奶農依然面臨較大的困難�!澳軌蚓戎袊虡I發展的辦法,首先是鼓勵巴氏奶發展,另外,進口奶粉、還原奶泛濫,國家應該明確乳制品的標識,給消費者選擇權�!�
根據李流航的表述,全國一盤棋統籌安排,國家出臺文件后,相關部門才能根據國家政策因地制宜,解決相關問題。
而據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針對當前奶業存在的問題,國家已經指定了相關政策,大約本周就會對外公布了。
上述業內人士透露,此輪針對乳業的政策包括對進口奶粉進行限制、復原乳檢測辦法,以及鼓勵巴氏奶發展等。由于政策沒有出臺,哪些政策會落地目前不好說。
事實上,奶價下跌傷農傷企的問題也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心的話題。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完達山乳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景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議制定必要政策措施,保護民族乳企發展,扶持產業化民族乳企,更好地發揮牽動農業經濟發展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