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靠銷售難撐傳統百貨業 須積極進行轉型
2015/3/12 8:33: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傳統百貨業面臨的經營困難近年來愈發突出。作為首批入華的外資百貨賣場之一,伊藤洋華堂旗下華堂商場近期正遭遇史上最嚴峻的關店潮。據媒體報道,因經營不善,華堂商場北傳統百貨業面臨的經營困難近年來愈發突出。作為首批入華的外資百貨賣場之一,伊藤洋華堂旗下華堂商場近期正遭遇史上最嚴峻的關店潮。據媒體報道,因經營不善,華堂商場北京右安門店即將于4月1日正式停止營業。這也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華堂在京關閉的第4家門店。此后,華堂在北京的店面將僅剩4家賣場和1家食品館。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華堂商場的官方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北京華堂反思:過去打價格戰錯了》的文章。
伊藤洋華堂商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今井誠認為,過去,北京華堂因太沉迷價格戰而束縛了企業的發展。“北京華堂過于重視每個細節。對陳規舊道的重視,造成企業對新事物著眼點不高。由于看重價格,北京華堂在甄選品牌、商品時有了自我限制。”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此也表示認同,她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這與中國零售市場的不斷成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關。
“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華堂的優勢體現在生鮮產品的銷售上。那時,中國的超市和商場專注于生鮮產品的比較少,做得好的更是沒有,所以華堂就從這個領域找到了突破口。但現在,各種超市異軍突起,同行業生鮮產品的競爭日益激烈,永輝超市等都開辟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生鮮銷售區,所以華堂的競爭優勢就不再突出了。當然,華堂商場的管理模式確實比較僵化,更多地偏‘日系’,在中國的本土化程度不高。因此,在中國零售業大規模增長、其他外資同行業競爭對手積極轉變自身經營模式主動融入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其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就不言而喻了。”趙萍說。
須積極進行轉型
2014年評級機構惠譽就曾發布報告稱,百貨業在中國的銷售增長落后于其他零售渠道,并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其實,不僅是華堂,傳統百貨商店近年來的發展都很不樂觀。”趙萍說,現在消費者更喜歡的是具備娛樂、餐飲等多個功能的商業綜合體,比如萬達廣場和北京西單大悅城等。這一方面是受互聯網消費等多種新的消費方式崛起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受了人們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改變的影響。”
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也對此表示認同,他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單獨靠銷售百貨已經很難再支持這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了,無論是在銷售物品的豐富性還是購物的快捷便利性上,傳統百貨都是輸給互聯網的。因此,傳統百貨業必須積極轉型,從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滿足消費者消費個性等層面入手,重新塑造自己在廣闊消費市場中的競爭力。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霽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