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京東規模及營收對比:京東趕超阿里有無可能?
2015/3/12 8:33: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3月3日京東發布的財報顯示:2014年Q4及財年營收分別為347億元人民幣和1150億元人民幣;全年交易金額突破2600億元人民幣,但凈虧損亦接近50億元(83月3日京東發布的財報顯示:2014年Q4及財年營收分別為347億元人民幣和1150億元人民幣;全年交易金額突破2600億元人民幣,但凈虧損亦接近50億元(8億美元)。
京東財報引發了兩種聲音,一種是“京東終于成為阿里重量級對手”,另一種是“京東巨虧50億,36.7億進了劉強東股包”。
兩者都是標題黨。首先,如果消費者把京東與阿里的品質、服務放在一起品頭論足,那么京東就是阿里的重量級對手,與規模沒有必然關系;其次,從1998年拿1.2萬元到中關村擺攤算起,劉強東用16年把京東帶到美國上市,上市后一次性獲得大筆股權激勵是合理的。與近400億美元市值相比,36.7億人民幣的非現金獎勵不為過。
至于京東與阿里的競爭,可以從用戶規模、變現率和盈利能力三個方面考量。
用戶規模及交易金額
京東營收增長的動力是用戶規模擴張。2014年Q4,京東活躍用戶達5470萬(活躍用戶的定義為:本季度至少有一次購買行為),較2013年Q1增長了230%,而同期阿里季度活躍用戶數從1.72億增至3.34億,增幅為94%。
2013年Q1,京東活躍用戶數為1660萬,相當于阿里的9.7%;2014年Q4已相當于阿里的16.4%。一方面是因為阿里的用戶基數大,另一方面應當歸功于微信、QQ的入口價值。
但京東活躍用戶季度消費金額卻明顯低于阿里,2014年Q4的差距達50%(阿里的這個數字為2356元、京東1569元)。
不過阿里用戶消費的高峰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與雙十一有關),而京東則在第二季度。2013年和2014年的第二季度,京東活躍用戶人均下單數分別為3.7和4.3,均為當年峰值。考慮到這一點,京東與阿里的差距應當不到50%。
由于人均消費金額較低,騰訊支持下的用戶擴張沒能完全體現在交易金額(GMV)的增長上。2013年Q1京東用戶、交易金額分別是阿里的9.7%和8.2%。2014年Q4,用戶數已追至阿里的16.4%,但交易金額只相當于阿里的10.9%。
從2013年Q1到2014年Q4,京東季度活躍用戶數增長了230%,阿里只增長了94%。但此前阿里的基數是京東的10.4倍,接下來,即使借騰訊之力也很難說京東能維持過去兩年的用戶增速。
總之,以用戶規模和交易金額而論,京東是阿里不可忽視的對手,但在趨勢上看不出短期趕超的可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微信清理朋友圈 禁止誘導分享
- 下一篇:微信將推出“劃時代”功能“購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