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汽車概念解析:汽車+手機≠互聯網汽車
2015/3/14 8:33: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互聯網汽車概念,在2015年持續升溫。概念無比美好,可卻見不到什么實際的產品和方案。直到昨天,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十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互聯網汽車概念,在2015年持續升溫。概念無比美好,可卻見不到什么實際的產品和方案。直到昨天,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十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同時建立合資公司,推進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臺建設。那么互聯網汽車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作者:信海光)
汽車+手機≠互聯網汽車?
在當下的網絡和技術條件下,讓汽車連入互聯網其實非常簡單,甚至一部手機就可以讓車主與互聯網實現連接。但在開車時,這些信息獲取還依賴于觸控屏幕等交互方式,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事實上,消費者對這種將車簡單地連入互聯網的方案并不滿意,他們需要更自然、簡便的溝通方式,也需要網絡之后眾多的服務支撐。
其實,在汽車上獲取信息并不是強需求,現有條件下人不能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機看新聞、刷微信,我切身的體會來說,其實用戶在行車過程中更需要的是服務,比如說導航、停車場空位查詢、餐廳預定位置,這些說到底都是服務需求,也可以歸類為O2O�;ヂ摼W汽車的定義當然會隨時間和產業推進而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但當下我們能想到的互聯網汽車,依靠互聯網是必不可少的,但光有互聯網可能還未必行,還需要加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諸多的元素。也許這就是上汽提出的“carontheinternet”。
就比如防追尾功能,完全可以依靠汽車上安置的傳感器和中控電腦來判定,可以用一段程序指令來自動控制剎車和油門。在更遠的車聯網時代,各個車輛之間可以實時通訊,那么在強大人工智能的支撐下,無人駕駛或許比有人駕駛更安全,除了極少數熱愛駕控的朋友,大多數的駕駛者都可以被技術解放出來,在路上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聽音樂、與朋友在線互動,甚至是看球賽直播。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美好的愿景如何實現呢?
把汽車簡單互聯網化并不能解決問題,汽車+手機≠互聯網汽車。要想在互聯網汽車之戰中取得勝利,那么就必須拿出新的創新才行。
互聯網汽車的路徑思考
其實從路徑上來說,互聯網汽車的發展有三種可能:一是傳統汽車公司自己干,二是互聯網公司徹底顛覆,三是傳統汽車廠家與互聯網公司攜手。
從以往的效果來看,傳統汽車企業單獨干,似乎互聯網化的進程相對緩慢,像聯網、導航這些簡單的功能可以實現,但卻無法打通車主與互聯網服務之間的壁壘。但汽車作為現代工業的產物,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和制造能力,這也是單純的互聯網企業無法彌補的弱項,或許到了結構更簡單的電動車時代會有所改變,但在燃油動力時代,因此互聯網企業單干能成功的概率也不大,所以即便阿里、樂視這樣的企業都找上了一個傳統汽車領域的伙伴。就目前的現狀來看,這種汽車與互聯網的合作模式,雖然漸進式的演進方式不夠迅猛,但卻是現在最現實可行的路徑。
以上汽和阿里為例,他們的結合看起來也可以算得上是產業發展的必然。上汽集團目前擁有中國最大的汽車客戶群,在整車集成、動力總成、新能源技術和汽車電子等方面擁有深厚的底蘊;而阿里則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阿里有YunOS操作系統,并且有豐富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積累,阿里構建了完整的內容、服務和平臺,在電子商務、金融、地圖、導航、通訊等領域都擁有核心的技術。上汽與阿里的聯手,無疑可以在資源互補的前提下迅速的實現商業化和量產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