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片”“四分之一片”等劑量何時改?“童裝藥片”要出爐
2015/3/17 8:33: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一片直徑不到小指頭大小的藥片,怎么分成好幾份服用?”近日,一些家長向記者反映,去醫院給孩子開藥,藥單上常常出現“半片”和“四分之一片”的劑量,可從藥房拿到“一片直徑不到小指頭大小的藥片,怎么分成好幾份服用?”近日,一些家長向記者反映,去醫院給孩子開藥,藥單上常常出現“半片”和“四分之一片”的劑量,可從藥房拿到的藥卻是成片的,服用時只能用手掰。如果藥片手掰不了,就磨成粉末,用溫水溶解后,根據刻度分給孩子服用。
在眾多的藥品不良反應和藥害事件中,兒童往往會成為受害群體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兒童的抵抗力較弱外,根本原因還在于藥品缺乏兒童型,藥品使用不規范所致。一方面,成人藥品和兒童藥品存在很大的區別,無論是型號還是劑量,混用可能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用藥基本靠估”的操作本身不科學和規范。
服用藥品不適量,很容易產生副作用。一組數據顯示,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人,占總體聾啞兒童的30%~40%。如果這些藥品針對不同的年齡群體推出劑量不同的規格,讓服藥者即便不用醫生指導也能看明白自己應該服用的劑量,悲劇或許就不會重蹈覆轍了。
兒童藥缺乏適宜劑型規格,這是醫學界長久以來公認的難題。由于兒童藥品臨床研究基礎薄弱,不規范處方和不合理用藥的問題較為普遍。此外,國內藥品缺乏兒童劑型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浪費現象嚴重。特別是有些注射類藥物,因為只有成年人劑型,兒童在使用的時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幾分之一。而這類注射類藥品,一旦打開,就不宜繼續保存,剩下的藥品只能當垃圾丟掉,這不但造成了藥品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也加重了患兒家屬的經濟負擔。
此前,清遠多位藥劑師表示,兒童用藥在用法、劑量、產品類型以及說明方面存在諸多隱患,由于用藥不當致殘、致亡的案例并不鮮見。清遠多家醫院有關負責人呼吁,政府對兒童專用藥研發、生產行業發展予以引導、鼓勵與特殊保護,從定價機制、醫保制度、招標采購、稅收制度、審評審批等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當前的最大問題在于,問題日益嚴重而社會反響強烈,但政策層面卻依然沒有及時跟進,重視“兒童用藥問題”依然處在口頭層面。公眾在期待,政府能夠出臺有關激勵政策,促使藥企早日生產出“兒童裝”藥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