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航運市場的12大猜想
2015/3/17 8:34: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充滿期待的2015年已經到來。市場走向如何?有何特征?有何風險和機遇?政策有何突破?精心甄選的12個問題,通過數百位業內人士的選擇,也許可以窺見未來。又到歲末充滿期待的2015年已經到來。市場走向如何?有何特征?有何風險和機遇?政策有何突破?精心甄選的12個問題,通過數百位業內人士的選擇,也許可以窺見未來。
又到歲末,若論回顧市場,估計大家都還能掰起手指,數個一二三來。那么,展望市場呢?似乎難有頭緒。但細細琢磨之下,與經濟發展緊密的航運業以及相關市場的發展走勢還是有其規律的。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自然航運也會進入新常態;“兩帶一路”戰略作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航運又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自然會有新的推動;市場需求趨緩,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勢必需要創新發展改變業態,電商平臺將會迎來嶄新發展;伴隨著郵輪旅游的興起,中國資本在郵輪產業鏈的滲透將逐漸深入……
《航運交易公報》在2014年年底就12個問題向政府機關,航運、港口和造船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等發出數百份調查問卷,經嚴格甄選的調查對象具有足夠的專業性和代表性,他們的答案是否會如實反映市場發展大勢,還需等待未來一年市場的檢驗。
面對12個問題,您也不妨對照選擇心中的答案,那就是您認為的2015年航運市場年景。是非成敗,不妨一年后見。
航運市場進入新常態最大特征
“新常態”這個詞的頻率之高,絕對夠得上年度關鍵詞。那么,航運市場進入新常態的最大特征是什么?排名前兩位的選項分別是“運力過剩”和“需求放緩”,分別有36%和31%的調查對象選擇。此外,15%的調查對象認為“成本控制”將成為企業在新常態下最關鍵的行為;13%的調查對象認為“聯盟挑戰”將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5%的調查對象顯然對于越來越嚴苛的“節能環保”心生敬畏。有意思的是,無人選擇“說不清”這一選項,看來每位調查對象都有著對于新常態的清晰解讀。
哪類運輸市場最被看好
38%的調查對象選擇“特種船運輸”,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相關的設備運輸將為特種船運輸業帶來福音;36%的調查對象認為“能源運輸”將成為市場的佼佼者,其判斷因素恐怕來自于2014年全年表現最好的油運市場;9%的調查對象選擇“集裝箱運輸”,7%的調查對象選擇“散貨運輸”,這樣的比例顯示出這兩大運輸市場走勢依然不樂觀。此外,10%的調查對象“都不看好”任何運輸市場,顯然是悲觀派。
最為看好哪類港口發展前景
伴隨著航運業節能環保的需求以及中國推進LNG動力船的努力,34%的調查對象認為“LNG接收站”將具備良好發展前景;2014年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喜人,中國資本在郵輪產業鏈進一步滲透,使得30%的調查對象認為“郵輪碼頭”會在相關城市迎來嶄新發展;23%的調查對象認為“集裝箱碼頭”還將有新一輪的發展;“原油碼頭”和“散貨碼頭”分別有8%和5%的調查對象選擇,顯示出大宗物品運輸市場需求不旺導致相關碼頭擴張動能不足。
中國造船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中國造船業以造船接單量和完成量計算,已占居全球最大份額,但是若以賺錢能力計算,恐怕距離首位還有很大距離。顯然,超過50%的調查對象也有同感,認為“產品附加值不高”是造船業最大的軟肋;22%的調查對象認為“融資不足”會成為造船業進一步擴張道路上的絆腳石;18%的調查對象認為造船業將受制于“訂單不足”的困境;7%的調查對象認為“船價過低”將影響造船業未來發展;2%的調查對象選擇“其他”,他們或許有其他的思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