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20個重大趨勢預測分析
2015/3/17 8:34: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日前,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將2014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7.4%,并預計2015-2016年的GDP平均增速將下降,其中,2016年將降至7.1%。分析日前,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將2014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7.4%,并預計2015-2016年的GDP平均增速將下降,其中,2016年將降至7.1%。分析人士羅百輝認為,每一次中國經濟陷入下行周期之時,房地產跟著就由調整轉入上行,時間多則2-3年或短則1年半,中央政府通過多輪貨幣、財政、稅收、房地產、投資的政策刺激,讓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軟著陸”的安全氣墊,平穩度過。
過去2003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到2014年如出一轍,即使是經濟與政策及政治三大背景不同環境,這五個調整周期本質上就是靠房地產與貨幣及投資“雙驅動”推進中國GDP10%增速,到2011年-2014年的平均增速預計7%-7.5%。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表示“樓市可能迎來最困難時期。”
王小廣說,樓市下行,政府不會再來一次不負責任的泡沫,那樣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他認為本次房產調整歷時至少5-10年,而這期間的房產市場可能會起伏不定,但總體來說是全面下行的。初步預測,包括今年在內的未來三年將是房產市場最困難的時期,會有大部分的中小房地產商面臨破產倒閉。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70大中城市房價環比無一上漲,除廈門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持平外,其余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降,創下了歷史紀錄。分析人士亦表示,最近一年買房的人大部分都虧了。
現在來看,2014年已進入最后兩個月,那么2015年房價會跌嗎?金模地產網特約專家對中國房地產業在2015年的走勢進行了詳盡的預測,總結出20條重大行業趨勢預測結論。
1.未來供給面趨收縮,投資活動趨保守,新開工收縮,2015年供應下降5%。
房企減少拿地、放緩開工節奏等戰略收縮已成既定事實,存貨積壓、現金流緊張、負債率攀升讓開發商放慢擴張步伐。
數據顯示,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40億平方米,同比下降4.6%,降幅比1-8月份縮窄1.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6781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下降1.3個百分點。9月份土地市場需求仍未見明顯起色。
針對目前樓市庫存量大、消化時間長的問題,任志強此前認為,不是所有的庫存都能消化,有些庫存可能再過10年也消化不了,比如鄂爾多斯這樣沒人的地方,庫存就一直都消化不了,但在全國統計中,庫存總量會逐漸累積起來。
“從總的庫存量的情況看,和今年減少的銷售量來看,再加上政府提供的住房銷售情況來看,今年至少到7月份為止,我們的總需求并沒有下降,而且應該還是在上升的。”
從2011年“十二五”計劃開始提出建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計劃簽任務書開始建設,2013年下半年就開始大量的進入市場,“這一部分的量是非常大的。現在看,如果按5年計劃3600萬套,意味著每年要700萬套。加上棚改又增加了1200萬套。”
任志強提到,在2013年以前,每年開發商建設的房子也就是700多萬套,意味著保障性住房等于翻了一倍的供應量,所以才會有大量的庫存出現。因為保障性住房要有人住的話就會分流一部分購買能力,也分流一部分消費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