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產業競爭逐年加劇 盲目擴張致產能過剩
2015/3/18 8:33: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9415件,其中汽車相關投訴26251件,在整個商品大類中排行第三,僅次于通信類和服裝產品。在針對汽車的投訴中,質量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9415件,其中汽車相關投訴26251件,在整個商品大類中排行第三,僅次于通信類和服裝產品。在針對汽車的投訴中,質量問題占10230件,合同和售后問題分別達到6104件和4111件。
在汽車質量投訴攀升的背后,是汽車產業競爭逐年加劇,前幾年的汽車產能大擴張正在將汽車產業拖入產能過剩的泥潭。
從近幾年發布的數據來看,我國汽車行業一直是處在供過于求的狀態。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乘用車整體產能已達2306萬輛,產能利用率為66.39%;2013年中國汽車產能為2914萬輛,全年汽車銷量為2211萬輛,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4%,其中自主品牌產能利用率只有65%,已低于70%的安全線;2014年末國內汽車產能達到2586.56萬輛,產能利用率為76.34%。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汽車行業產能情況在2013年是最高點,汽車產量將近3000萬輛,產能利用率達到84%,但是在2014年產能下降將近400萬輛,產能利用率下降了將近10%。
“其實,2014行業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較好水平,其中乘用車行業與宏觀經濟相背離而仍然保持了10%左右的良好增速。”中研普華研究員范銀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范銀鑫分析,2015年汽車產能或達4000萬輛,這相當于比2014年多生產將近1500萬輛,而2014年產能利用率才76.34%,這么說來,2015年我國汽車銷量目標是4600多萬輛,在產能利用率70%安全線的條件下,銷售將近3220萬輛。
陷入產能過剩困局
范銀鑫分析,規劃產能要釋放出全部的潛在生產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年增加。而這種逐漸的產能釋放,并不一定在開始階段就成為過剩。而且產能利用率在每一家企業都不是百分百的。只有汽車產能過剩,汽車市場才能成為一個買方市場,企業才能真正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訴求。只有產能過剩,才能讓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真正開始,這種真正的競爭,才能讓企業更關注銷售以外更重要的事情。
中商產業研究院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李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汽車產業市場化程度較高,而當下汽車產能大部分是幾年前汽車產業發展鼎盛時期建設的項目,同時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又是人口大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家庭汽車保有量還較低,市場空間還較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