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經廣東進口供拆卸船舶主要情況分析
2015/3/19 8:32: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廣東是全國主要的拆船基地之一。2014年,由于國內廢鋼市場低迷、企業成本高企、缺乏國際競價能力三大因素影響,廣東拆船業效益持續下跌,供拆卸船舶進口量銳減。據廣東是全國主要的拆船基地之一。2014年,由于國內廢鋼市場低迷、企業成本高企、缺乏國際競價能力三大因素影響,廣東拆船業效益持續下跌,供拆卸船舶進口量銳減。據海關統計,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供拆卸船舶33艘,總重量39.5萬噸,比上年(下同)同期大幅減少50.4%;價值7.8億元人民幣,大幅下降57.2%;主要為私營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從月度來看,受該商品特殊性影響,2014年經廣東口岸供拆卸船舶月度進口量大幅波動,其中有2個月無進口記錄。1月份進口10.2萬噸后開始逐月大幅減少,7月反彈至5.2萬噸后又繼續快速下滑,10月進口更跌至停滯,12月僅少量進口8343噸,價值1201萬元,不足上年同期的1成(下圖)。
一、2014年經廣東口岸進口供拆卸船舶的主要特點
從進口來源地看,近9成自日本進口且小幅減少,自韓國、臺灣、歐盟進口銳減。2014年經廣東口岸自日本進口供拆卸船舶34萬噸,減少14.4%,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進口供拆卸船舶總量的86.3%。此外,自韓國進口2.3萬噸,大幅減少63.8%;自臺灣省進口1.9萬噸,銳減82.7%;自歐盟僅進口7689噸,銳減94.8%。
二、國內鋼材市場供過于求,廢鋼需求驟減,拆船業市場疲軟是2014年經廣東口岸供拆船舶進口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
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處于“換擋期”,增速放緩,增長方式轉變,制造業、房地產業持續低迷,鋼材市場供過于求,廢鋼需求驟減,再加上前期廢鋼船采買價格偏高,國內廢鋼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等因素影響,導致拆船業市場疲軟。從我國拆船協會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拆船業經濟運行情況》看,截至2014年6月末,主流地區重點鋼廠重廢含稅價格跌至每噸2280元-2350元,較2014年年初總體下降8.9%,同比降幅12.3%。拆船企業的收益取決于廢鋼的價格,國內高昂的廢船價格、沉重的稅費負擔、低迷的鋼鐵市場等因素,導致拆船效益持續下跌,企業大量拆船物資囤積,資金周轉困難,普遍處于“倒貼”的低迷狀態,對進口供拆船舶的需求明顯萎縮。
三、當前拆船行業值得關注的問題及建議
(一)稅負過重和環保支出大幅增加我國拆船企業成本。作為環保型產業,拆船業曾在1998-2008年間享受了國家給予的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返”的優惠政策,在一段時間內有效地推動了拆船業的前行和壯大。但是,十多年的優惠政策并沒有換來拆船業抗風險能力的增強。尤其在低潮期,我國拆船企業稅負高的問題不容忽視。目前,我國鐵礦砂、廢鋼進口是零關稅稅率,而供拆卸船舶進口則要交納3%關稅,拆船企業進口供拆卸船舶報關關稅、增值稅為20.51%。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嚴格執行“綠色拆船”標準,拆船企業的環保成本也較高。
(二)國際供拆卸船舶市場競爭激烈,我國拆船企業在競買中處于劣勢。受廢鋼價格下行震蕩的影響,國內拆船企業供拆卸船舶成交均價較低,在每輕噸300美元左右,僅能購買一些小型船舶,而南亞一些國家每輕噸450美元左右,優勢明顯。我國拆船企業在國際廢鋼船市場缺乏競買價格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買不到船,只能搶買國內廢船。近期又出現了南亞的拆船企業到中國來買船,使得國內港口接船的價格都超過了我國拆船企業所能承受的價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