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分析報告
2015/3/19 8:32: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出穩中有升、結構改善、不斷向好的態勢,產業規模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續增長,帶動浙江省經濟競爭力不斷攀升。一、發展態勢穩中2014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出穩中有升、結構改善、不斷向好的態勢,產業規模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續增長,帶動浙江省經濟競爭力不斷攀升。
一、發展態勢穩中有升
2014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幅由一季度的6.8%到上半年的7.8%再到年末的8.6%,表現出穩步持續增長的態勢。全年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為24.5%,比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穩定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步實現。其中,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產業、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海洋新興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4.8%、11.5%、10.8%、9.1%、8.1%、7.8%和7.1%,增幅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二、效益質量持續改善
2014年,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55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4.6%,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稅總額1001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4.2個百分點,發展前景積極向好。
三、各市增長情況良好
2014年,浙江省8個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于8%,發展情況整體較好。其中,杭州、舟山、湖州和衢州增加值達到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13%、12.4%、11.4%和10.8%。其他3個地區中,金華和寧波的增加值增幅最低,均為6.1%。從各月的累計增幅來看,增長最快與最慢的地區的差距逐步縮小,1-6月、1-9月、1-12月的增幅差分別為11.2%、8.8%、6.9%。
四、內外部壓力依然不小
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內外部制約因素:一是外部市場形勢不利。全球局部政局動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外幣匯率波動、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等外部因素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對外向型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為不利。二是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目前,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國外先進技術依賴度較高,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仍相對較弱。
五、下一步建議
(一)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幾年的發展,浙江省創新平臺數量猛增,但規模檔次與國際水平比較仍有差距。通過創新平臺將國際高端的科技、高端的人才與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讓科研與企業實現真正“融合”。同時,加強與國家研究中心的合作,加快成立一批國家與地方聯合創新平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
(二)形成一批具有浙江省特色的優勢產業。與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資源相對匱乏,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科技進步、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浙江省經濟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經過大力培育和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物聯網這三大產業已形成規模,初步確立領先地位,要保持并繼續推進這三大產業的快速有序發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的歷史階段,破除瓶頸,逆勢上揚,繼續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健康、節能環保等大產業,也符合了浙江省的發展路線和市場需求。
(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2014年,杭州以13.5%的增速成為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領頭羊,同時其發明專利授權量也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在高研發投入的同時,成果的快速轉化投入生產也非常關鍵。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通道,讓研發中心面對市場,讓科技成果走向市場,使研究價值快速有效地體現在產品中,才能搶得發展先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