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領航民用無人機:占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70%份額
2015/3/24 8:32: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早在2013年,中國物流企業順豐就在進行用無人機為偏遠地區投遞郵件的試驗。但在那時,并沒引起太多人注意。而僅僅一年之后,在汪峰的求婚儀式上,帶著他的戒指翩然而至早在2013年,中國物流企業順豐就在進行用無人機為偏遠地區投遞郵件的試驗。但在那時,并沒引起太多人注意。
而僅僅一年之后,在汪峰的求婚儀式上,帶著他的戒指翩然而至的白色無人機,卻意外地進入了普通大眾的視野。當事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架無人機搶了他的頭條。
長期以來,主導全球科技創新產品市場,是中國制造的目標與夢想。正當人們都在期待著中國的“蘋果”公司出現時,一家位于深圳名叫大疆創新(以下簡稱大疆)的中國公司,憑借出色而穩定的精靈(Phantom)系列產品,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消費型民用無人機生產商。
2012年,大疆精靈系列無人機的問世,使民用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航拍領域,標志著無人機進入消費市場時代。
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中,中國公司大疆創新占有70%的份額,而零度智控、億航智能、極飛科技等中國無人機公司,也都據有一席之地。
如今,全球每賣出10架民用無人機,就有7架為中國制造。每一架懸停在高空的無人機,似乎都在用高速旋轉的螺旋槳發出同一種信號——無人機市場,中國在領航。
無人機創業者
在大疆公司,令本刊記者印象深刻的,是一整面白色的墻壁上掛著的一組描繪人類向往藍天的宣傳畫——從公元前500年中國人發明竹蜻蜓起,直至10年前汪滔與合伙人創辦大疆。
2005年,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學完成研究生學業,用自己積攢的30萬元獎學金創立大疆,早期產品主要運用在搜救、高空勘測等專業領域。
2011年,產品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大疆,第一次與好萊塢電影制作團隊合作,研發隨即轉向航拍領域。2012年,大疆第一次把高端的陀螺穩定云臺技術運用到民用小型廉價飛行器里,之前業內還未有人做到。接著,汪滔帶上大疆無人機,參與美國電影航拍器材展。
如今,據汪滔“殺入美利堅”不過三年時間,大疆已擁有世界民用無人機市場70%的市場份額。
目前,估值超100億的大疆僅研發人員就有700余人。大疆企業宣傳與公共關系部總監邵建伙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最近的公司計劃里,這一人員數字將翻倍。
與汪滔創業時同齡的億航智能聯合創始人熊逸放,也在短短6個月時間內,讓他的公司估值翻了25倍。
加入億航前,2013年畢業于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的熊逸放,已稱得上一名連續創業者——高中時在新加坡做中文團購網站,大學時在硅谷做手機APP,畢業前又做起數據庫網站。
直到回國后,熊逸放與創始人胡華智共建億航,無人機才走入了他的世界。
如今,億航被看作是“大疆之后又一個走出國門”的中國無人機公司。2015年2月,熊逸放與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共同赴美,開拓海外市場。
被優待的中國制造
作為求婚事件的最大贏家、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的2800名員工之一,邵建伙與深圳總部的同事們,第一時間分享了這則如同植入廣告的頭條新聞。
邵建伙告訴本刊記者,這不是大疆第一次被“優待”。在他看來,這些“優待”大疆的對象,正是那些對中國制造向來“刻薄嚴苛”的英美媒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