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高寧:自由貿易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唯一辦法
2015/3/24 8:32: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人口快速增長,如何來保證糧食的供應?“誰為中國的米袋子負責”這個命題20年前便在中國存在,3月21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在2015中國發展高層論中國人口快速增長,如何來保證糧食的供應?“誰為中國的米袋子負責”這個命題20年前便在中國存在,3月21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在2015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全球的糧食安全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由貿易。
由于人口和資源的分配不平均,在消費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中國過去用7%左右的土地養活20%左右的人口,人口多土地少的資源區域分布不均意味著必須要有貿易的連通。寧高寧認為,應該把糧食作為一個超級商品。中國糧食已經連續十年增產,進口糧食突破1億噸,其中7200萬噸是大豆。從量上來看,中國已經是依靠貿易了,大豆沒有人供給就像石油沒有人供給一樣,農業貿易不是是否有選擇的問題,而是怎么樣管理好的問題。
歷史上出現過禁運和糧食貿易停止,這導致人們對糧食問題的擔心。寧高寧稱,從糧食的安全性來看,中國自給自足的政策正在慢慢轉變。他認為,從今天中國的現狀來看,已經不用擔心糧食危機,而是擔心如何的來保存這些糧食,擔心糧食價格的下跌,以及各地區糧食資源不平衡的問題。中國正在反思應該生產多少糧食,生產的成本,以及在生產糧食的過程中如何保護環境。
寧高寧強調,中國糧食的增長不僅僅是大米小麥的增長,還包括了像肉類、蛋類、禽類等等一些高蛋白質食物的增長,這樣的趨勢會繼續。而這樣的趨勢意味著我們需要生產更多的糧食。因此,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產量,同時也需要來更好的利用資源,以及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所以我們無需擔心,我們一定能夠解決中國米袋子的問題�!睂幐邔幈硎�,“中國的糧食安全以自己生產為主,以適度進口為輔,關鍵是要把握好這個度,我覺得現在這個度,可以更開放一點�!�
他同時表示,對企業來說,市場的競爭會使得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高,相對大規模的企業積極參與競爭會帶領整個行業從研發創新,和生產水平和質量的提升。中糧集團對海外兩個企業進行了投資,希望通過海外收購建立起一個國際網絡,有效的進行采購,從而推動全球的糧食市場更加高效和有序,同時更好的利用技術來實現糧食的再分布。
以下為寧高寧發言實錄:
大家早上好,今天的話題是主辦方設定的,我覺得非常的有意義,誰為中國的米袋子負責呢?我覺得這個本身也是一本書的書名,這本書是20年前出版的了。作為是叫做賴斯特·布朗,他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中國人口快速增長超出了十億了,那么到時候誰為中國提供糧食?這本書不僅是談了糧食,談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
因為人口的增長,所以他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來保證這個糧食的供應。但是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當時是發生了糧食危機,因為當時糧食的生產減少了50%,當時人們在擔心,是否會發生糧食的危機。有一些國家采取了政策限制出口,把糧食作為一種政策的工具去實現他們的目的,當時,大豆的價格上漲了很多,大家都很擔心,中國特別擔心,因為中國很擔心在大豆和玉米方面的進口會受到影響。但是后來我們的擔心并沒有成為現實。今天,糧食的價格,大豆的價格,玉米的價格,小麥的價格,是歷史的新高,特別是在中國,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價格的波動,對于我們來講,糧食的價格并不是那么重要。人類可以使用他的技術,比如說種子的技術,正如之前發言人哈利·斯坦先生所說的種子的技術�?梢酝ㄟ^貿易,我們可以攜手來提供足夠多的糧食供全世界的使用。人類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有待深入。
我們看到,經常我們會重蹈覆轍,會重復以前的錯誤。現在我們已經不擔心糧食危機,特別是你看到今天中國的現狀。我們現在擔心如何的來保存這些糧食,我們建了很多的糧庫。我們擔心糧食價格的下跌,并不是說現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都有充足的糧食,特別是在亞洲,亞洲的人口很多,但是也面臨著這個各地區不平衡的問題。資源的分配是非常的重要問題,要通過貿易來實現一個重新的資源的分配,正如之前發言人所說的,中國正在反思,應該生產多少,他生產的成本應該如何,應該在生產糧食的過程中,如何來保護環境,農業的增長的質量,不僅僅是數量的問題,我們現在更關注質量,更加關注成本和他的種類。
所以我想要強調中國的糧食增長,不僅僅是大米的增長,小麥的增長,還包括了一些高蛋白質食物的增長,包括像肉類、蛋類、禽類,這樣的趨勢會繼續。如果說這樣的趨勢繼續的話,那么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生產更多的糧食。我們要想想如何的來實現產量,但是同時我們也需要來更好的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就是國內、國外市場。中糧也對兩個市場進行了投資,希望通過這種海外的收購能夠建立起來一個國際的網絡,能夠有效的進行采購,使得全球的糧食市場更加高效,更加有序,造福生產者,造福消費者。同時,我們也會更好的利用技術來實現糧食的再分布。所以我們無需擔心,我們一定能夠解決中國米袋子的問題。
現場提問:我想請教寧董,您強調了貿易強調糧食安全的作用,以中糧這么多年經驗來看您認為中國更大更多擴大開放這樣的政策是否是可行的,是否能夠通過貿易來保證中國比較平穩的進口以及世界糧價平穩的趨勢。謝謝。
寧高寧:從全球來講,全球的糧食安全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自由貿易,因為我剛才講了人口和資源的分配是不平均的,過去我們講中國用7%左右的土地養活20%左右的人口,那是消費水平比較低的情況先的消費方式,亞洲其他國家也是這樣的,人口多,土地少。這樣來講的話必須有貿易,否則的話不平衡,上帝給資源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地多。必然帶來了一種貿易,沒有貿易不行。
反過來講糧食的產品是比較特殊的產品,每個人害怕沒有,總希望有一個政策來保護它,總希望這個東西能夠肯定,不會說受到任何的威脅。歷史上確實也出現過禁運,糧食貿易停止的現象,這個大家覺得很害怕,就變成了對糧食有點擔心。
實際上我覺得從全球來講,應該把這個糧食和食品作為一個超級的商品,全球都應該對任何糧食和食品的貿易作為一個對其他的手段的工具來應對糧食,我覺得可以在一些國際組織希望里面來討論這個問題,可不可以,這樣的話就比較放心了。
再一個是糧食的安全性,就是說中國一定要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里,中國人一定要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政策,這個就慢慢開始轉變,剛才韓主任也講了,這個轉變是比較慢的,逐步的一個過程,實際上過去十年以來,這個轉變已經非常快速的開始,使我們被迫的開始。
剛才講了我們十連增,還進口一億噸糧食,這一億噸里面有七千兩百萬噸是大豆,從產量來講,從用土地來講,幾乎要頂玉米的,量上是很大的,中國已經是依靠貿易了,中國的大豆沒有人供給像石油沒有人供給是一樣的,是已經發生了,不是是否有選擇的問題,我們是怎么樣管理好的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