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校車市場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值得期待!
2015/3/28 8:33: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校車政策已開始破冰。校車的連續下滑主要受政策的影響,《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之后,相關配套政策遲遲未見,2014年10月份,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重
1.校車政策已開始破冰。
校車的連續下滑主要受政策的影響,《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之后,相關配套政策遲遲未見,2014年10月份,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重大突發事件專項督導暫行辦法》有關情況,“校車安全”納入教育重大突發事件規制,可以看成校車政策的破冰事件。雖然國家級的政策不多,地方性政策卻在不斷出臺,據報道,截至目前,上海、內蒙古、陜西、甘肅、廣西、重慶、青海、江西、海南、山東等省份已制定出臺了《條例》實施辦法,河南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湖南、上海、重慶、河北、黑龍江等省市已出臺省級校車服務方案;廣州、泉州、福州、廈門、荊州、鞍山、鹽城等許多城市也出臺了各自的校車服務及管理文件。從觀望到行動,應該說是一種進步,也為校車的未來打開了一道門。
對于校車市場來說,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是十分關鍵的,只要地方政府有解決校車問題的勇氣和魄力,校車的發展前景就會一片光明,因為校車的剛性需求是客觀存在的。
2.校車管理創新將會導致需求的巨大變化,但仍然困難重重。
目前校車市場上出現的校車運營模式大致可分為公司運營模式、校方自主運營模式以及校方、公司聯合運營模式三種,無論哪一種模式,只要缺少地方政府的統一規劃,都很難解決運營效率問題。而不能提高運營效率,大面積普及校車的希望就會成為一種空想。
校車銷量經過連續兩年的下滑,目前的這2.3萬輛銷量都是質量很高的剛性需求,我們判斷2015年仍能保持這一需求水平。
綜上所述,2015年5米以上客車銷量有望達到24萬輛,其中,座位客車11.3萬輛,公交客車10萬輛,校車2.3萬輛,其他客車0.4萬輛。總增幅為7.5%左右。
四校車:目前困難較多,發展前景看好
2014年1-9月,50家企業中有23家企業涉及校車領域,比上年同期減少7家,共計銷售各類校車19049輛,同比下降16.82%,與2014年上半年相比,下降幅度在逐步收窄。分析銷量列前15位的企業,有兩大顯著變化,一是同比上漲的企業在增多,二是同比下降的幅度在變小。在國家政策并不支持校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前提下,現階段校車市場主要依靠剛性需求來支撐。
分析校車發展現狀,有3個特點值得研究:
1.企業減少,集中度提高。
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的校車企業減少了7家,加上2013年底已經減少的4家,不到兩年時間已有11家企業退出校車領域。2014年1-9月,宇通共計銷售各類校車7282輛,行業集中度達到了38.23%。同比提高了近14個百分點。受宇通的影響,主流企業的行業集中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4年前10家的行業集中度已達到87.65%,同比提高了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校車門檻太低,導致了行業資源浪費。2012年7月工信部公布的《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中明確要求:申請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準入的企業,應當具有《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內整車類客車或改裝類客車的生產資質,且前三年的客車產銷量累計不低于3000輛,或大中型客車產銷量累計不低于1000輛。企業還應具有相應的設備、模具維修、維護人員,具有必要的沖壓件、模具、檢具等存儲場地。從目前現狀來看,這個規則不僅沒有起到準入管理的作用,反而導致校車生產企業泛濫,結果是形成了行業資源的大量浪費,比如這些停產的十幾家企業,不僅其產品研發、產品申報、生產設備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打了水漂,而且投入市場上的校車產品也將在后期的售后服務、配件供應方面產生諸多糾紛,安全隱患在所難免,形成了生產企業、運營單位、乘客(學生)三方共輸的尷尬局面。
2.校車小型化與校車運營模式有關。
從表1可以看出,2014年1-9月7個系列的校車產品中有6個系列下降,只有5-6米系列同比增長8.88%,而且該系列校車2014年1-9月累計銷量為8018輛,在校車中的權重達到42.09%,小型化特征十分明顯。
除了價格、司機的因素以外,校車小型化發展現狀與校車運營模式也有一定關聯。在目前的校車運營模式中,提得較多的是“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運營、財政補貼”,政府考慮較多的是覆蓋率,企業考慮較多的是利潤率,無論是政府還是運營企業都不太關注營運效率。校車與學校之間往往是“一對一”的關系,是一種簡單的分條劃塊的管理方式,這種粗放式的運營模式,直接結果是校車使用效率低、資源占用量大,使用大型校車往往“吃不飽”,因此,小型校車需求增長。這種模式的優點是管理相對簡單,線路規劃和組織管理不像網絡化運營模式那樣復雜。我們認為,粗放式的運營模式是校車發展初級階段的顯著特征,隨著校車發展進程的延續,營運效率必將會被提上議事日程,與集約化發展模式相對應的大型校車勢必會有用武之地。
3.依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從發展趨勢來看,影響校車需求的主要因素有4個方面:
首先,與經濟發展有關。發展校車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后盾,校車需要政府財政承擔的費用很多,比如購車補貼、運營補貼、學生的乘車補貼以及報廢時的舊車補貼等等,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已經有實力來解決校車問題。
其次,與學校發展現狀有關。如果說上世紀的撤點并校使學生的交通問題凸顯出來,那么目前的貴族學校、重點學校、私立學校則為校車的發展增加了新的需求,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倡的“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大力支持民辦教育”,為這種百花齊放的學校發展局面提供了政策依據。
第三,與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有關。學校生源不足,對校車需求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目前的“單獨二孩”政策,將大大緩解生源不足的問題。隨著“單獨二孩”政策的逐步放開,可以預見,未來4、5年之后,學生數量將會大幅增長,這是校車發展的基礎。
第四,與社會環境的變化有關。比如目前的公車改革將大大減少接送孩子的車輛;夕陽紅旅游吸引了大量的爺爺奶奶,使自己接送孩子上下學越來越沒有市場;嚴峻的交通狀況讓年輕的父母根本不敢以車試堵,接送孩子還是交給校車吧;事業型父母增多、年輕家長的職業競爭加劇,都是發展校車的積極因素。
可見,校車的發展前景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