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南極鱗蝦捕撈產量達到5.4萬噸 或將步入尋常百姓家
2015/3/31 8:32: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南極鱗蝦新華網“雪龍號”3月28日電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鱗蝦
新華網“雪龍號”3月28日電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本次南極科考隊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組成南極周邊海域磷蝦等生物資源考察與評估項目組,在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的普里茲灣進行了南極磷蝦資源聲學映像數據采集和15個站位的拖網采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靈智介紹說,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其總量保守估計可達數億噸。南極磷蝦處于南大洋食物鏈的中心,是鯨魚、海豹、企鵝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與金槍魚、牛肉等肉類相比,南極磷蝦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正因南極磷蝦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自上世紀60年代起,蘇聯、日本、波蘭等國率先開始商業捕撈南極磷蝦。近年來,挪威引領了新一輪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南極磷蝦國際市場。
中國從1984年首次南極科考起就啟動了南極磷蝦資源調查,并于2010年首次派漁船進行商業捕撈。雖然中國南極磷蝦商業開發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4年的捕撈產量達到5.4萬噸。
李靈智坦言,盡管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發展較快,但總體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專業的磷蝦捕撈船,機械化水平低,產出效益不高。此外,在磷蝦加工產品開發上,經濟附加值較高的蝦油等深加工產品還難覓蹤影。
“近年來,中國近海漁業資源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加,發展包括南極海域在內的公海漁業意義重大”,李靈智表示,中國在南極地區的磷蝦捕撈活動始終嚴格按照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資源養護要求進行。在尊重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南極海產品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的菜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