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電改解讀:不以“拆分電網”衡量改革力度
2015/4/1 8:34: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新電改方案千呼萬喚始出來。被稱為新電力改革方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近日正式下發。從2002年的5號文,到近日的9號文,電新電改方案千呼萬喚始出來。被稱為新電力改革方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近日正式下發。
從2002年的5號文,到近日的9號文,電力改革已蹉跎13年。
發改委電力改革負責人表示,新電改方案將激發市場活力,除輸配電網之外,其他競爭性環節都將逐步向社會放開。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邵秉仁則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剛剛公布電力改革的方案,實際上是一個妥協的方案,僅放開售電端,輸配不分開,電網又買電又賣電,必然是壟斷的。
新電改成效到底幾何?
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專家、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吳疆,剖析新電力改革方案。專家表示,9號文最大亮點是“開放售電端”,讓供需雙方見面。
【背景】
新電改是要解決新問題
新京報:目前電力行業遇到的問題是什么?改革需要處理哪些問題?
曾鳴:2002年國務院發了5號文,13年過去了,按照5號文,我們只進行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開做得不徹底,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基本上沒有做。電力工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不僅是當時5號文面臨的問題,13年時間過去了,舊的問題沒解決,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周大地:2002年主要面臨的是電力短缺問題,而在新常態下,電力需求的增速慢了下來,發電能力普遍富裕,局部產能過剩。火電負荷率大幅度下降,棄水棄風棄光的現象屢有發生,六七百億度電白白浪費掉。
韓曉平:現在遇到的一個瓶頸是,電網像一個總賣家和總買家,所有發電企業要向電網供電、用戶又要再從電網買電。曾經存在電廠用手提箱給調度送錢爭取多發電的現象,形成權力尋租。
棄風棄光棄水的現象,東北嚴重窩電,有的地方高效機組不能運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
吳疆:壟斷是最大問題,全世界電力市場改革,調度都是獨立出去的。前兩次改革都是解決基本供應問題,還在提高效率、破除壟斷的門外徘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