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一季度房企銷售100強排行榜發布 萬科奪冠
2015/4/2 8:33: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伊始,政策層面里利好不斷出現,但是市場反彈低于預期,房企銷售業績也不甚理想:一季度房企銷售規模普遍下滑,第一陣營房企金額門檻大幅下降;TOP50行業2015年伊始,政策層面里利好不斷出現,但是市場反彈低于預期,房企銷售業績也不甚理想:一季度房企銷售規模普遍下滑,第一陣營房企金額門檻大幅下降;TOP50行業集中度也有所下滑;房企淡化銷售目標,對規模增長不再那么執著,質量增長取而代之。
在“有質量的增長”需求推動之下,房企紛紛走上轉型之路。在3月份的房企業績發布會上,遠洋、綠城等眾多房企都將轉型作為了企業2015年重要發展方向,對于轉型較早的企業也在強調會進一步加大轉型投入,2015年房企轉型將呈現全面爆發態勢。
展望2015年,樓市回暖態勢已基本確立,但行業分化調整的格局未變。對房企而言,可能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2015年房企不任性、要有為,很關鍵。
1、金額及面積門檻雙雙下滑
本次榜單當中,入榜企業銷售金額及面積門檻均呈現下滑。其中,TOP20企業面積門檻降幅最大,達到24%,金額門檻也有明顯降低。年初市場低迷行情持續,房企銷售普遍受到影響,大型房企首當其沖。
金額門檻方面,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TOP10企業入榜門檻減少8億元至110億元,同比下滑7%;TOP20企業金額門檻是42億元,同比下滑21%;TOP50企業則為27億元,同比上升13%。此外,TOP100企業的入榜門檻為11億元。
面積門檻方面,TOP10企業的入榜門檻為89萬平方米,較2014年一季度101萬平方米下滑了12%;TOP20企業同比下滑達24%,面積門檻降至44萬平方米;TOP50企業是26萬平方米,較去年一季度上升13%。除此,TOP100企業入榜門檻在7萬平方米。
2、行業集中度增速放緩
2015年,市場開局未如預期,行業集中度增速有所放緩。TOP50企業來看,不僅金額集中度略有降低,而且面積集中度增幅也有收窄。不過,TOP100企業不失品牌優勢,其金額、面積集中度分別達到43.06%及26.70%。
金額集中度方面,TOP10企業從2014年一季度的20.01%降至19.82%,減少了0.19個百分點,同時,TOP20及TOP50企業同比分別減少了0.35個百分點和0.09個百分點。
而面積集中度方面,同樣出現增速放緩現象。其中,TOP10企業及TOP50企業同比僅增加0.01個百分點和0.06個百分點,而TOP20房企則較去年同期減少0.48個百分點。
3、市場反彈低于預期,上榜房企業績全面下滑
2015年一季度,TOP20企業僅6家實現業績同比增長,其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一季度TOP20企業平均銷售金額較2014年同期下降15.37%。
盡管從2014年底開始,行業政策層面不斷有利好消息出現,但是2015年一季度,房企的銷售業績依然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房企隨行就市,放低姿態,在行業性常態下房企不再一味追求規模增長,而是采取房地產+多元化并舉的方式,追求更穩健的發展;二是市場延續14年態勢,全國房價持續走低,置業者購房信心不足;三是政策溫和調整,企業普遍處于觀望中,推案量較少。
不過也有少數企業表現不錯,比如華夏幸福、融創、綠城等企業,綠城一季度銷售約90億元,如果加上融綠的話將達到114億,同比下降約5.79%,在經歷了股權變動波折之后,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還是不錯的。
4、房企淡化銷售目標,質量增長取代規模增長
21家典型房企2015年銷售目標同比2014年實際銷售額,增長13%,增速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除了融創今年目標無增長外,其它房企目標增長率均為正增長,但普遍增長率均在20%以內。而且相較上年,約3/4的企業目標增長率均下滑,典型如一、二梯隊的富力、綠地集團、融創目標增長率降幅均超過19個百分點。
典型房企銷售目標漲幅之所以普遍放緩,一是因為房企對2015年樓市行情普遍持樂觀謹慎的態度,二是房企發展理念改變,不少房企不再制定銷售目標,更多追求利潤增長,比如萬科、世茂、龍湖等企業,都提出了“有質量的增長”。
5、經過2014年的預熱,房企轉型將呈全面爆發態勢
企業轉而追求“有質量的增長”,但是在新的市場環境以及行業形勢下,傳統的發展模式無法滿足企業新的發展需求,為了培養出新的核心競爭力、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轉型就成為了房企角逐的方向。2014年恒大、萬科等大型房企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了轉型之路,2015年更多房企加入到轉型的行業之中,轉型浪潮全面爆發。
縱觀目前眾多房企提出的轉型戰略,呈現力度更深、范圍更廣、模式更新的特點。首先房企轉型力度不斷加深,投入持續加大,比如萬科今年將深化購物中心、新領匯、醫療、養老等新業務的投資布局,綠地、招商也在提高產業地產比重。其次,房企多元化不斷向房地產上下游延伸、跨界多元化的領域延伸,今年有更多的房企正在或計劃進入更多多元化領域發展,比如基建、家裝、物流地產等等。最后,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房企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新方式加快多元化,如綠地集團年初宣布牽手阿里和中國平安,推出房地產金融產品“地產寶”;3月,新湖中寶認購歌華有線,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
6、展望:回暖態勢確立,分化調整格局持續
2015年樓市回暖態勢確立。在2014年9/30房貸新政和11/22降息之后,2015年3/1央行再次降息,3/30央行、住建部、銀監會宣布下調最低首付款比例;另外,財政部將個人出售普通住宅的營業稅免征年限由5年下調至2年。對開發商而言,除了按揭利率優惠力度尚未達到外,中央和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疊加力度已基本與2008年金融危機那次相當;對購房者而言,因為房企紛紛推出低首付/零首付等手段,購房門檻甚至低于2008年。
行業分化調整的格局未變。這輪行情回暖與以往大不同,對房企和產品都有極強的選擇性。主要表現在:1)那些產品性價比高、又非常具有營銷創新精神的房企將明顯受益。2)品質剛改、精品二改、中小戶型豪宅將熱銷,以這類產品為主導的房企將明顯受益。上述房企的產品將受市場青睞,甚至可能熱銷、脫銷。
在回暖分化的市場大勢下,房企最好不要“任性”,而應積極作為:首先,千萬不要“任性”漲價,而應該積極提高性價比。市場中有那么多庫存,你不降,別人肯定會降,所以要想加快去化,性價比最好超過周邊競品。提高性價比并非只有降價一條道,贈送面積、裝修、旅游、iphone6也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其次,千萬不要“任性”不觸網,而應該積極互聯網營銷創新。根據行業動向,2015年房企互聯網營銷很大概率出大事件,某房企某項目或因為互聯網營銷而一炮打響。那些固執不觸網的房企,業績增長就少了一大助力,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再者,千萬不要“任性”不調研,而應該針對市場需求積極創新戶型。2015年行情回暖主要靠取消限購、二套購置門檻降低推動,所以品質剛改、精品二改、小戶型豪宅、低總價別墅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理性的房企應該積極調研項目所對應的主流需求在哪里,然后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甚至做一些個性化的定制,方能對銷這輪行情。
2015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前100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