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李光耀學習診所現代化經營管理六項基本原則
2015/4/3 8:3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中新網3月23日電綜合報道,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3月23日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病逝。李光耀縱橫政壇數十年,然而,因為他對于中國的刻意疏遠,對于傳統儒家文明的冷漠,據中新網3月23日電綜合報道,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3月23日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病逝。李光耀縱橫政壇數十年,然而,因為他對于中國的刻意疏遠,對于傳統儒家文明的冷漠,以至于飽受爭議。
不管怎樣,李光耀帶領國土狹小、民族宗教成分復雜、周邊環境險惡的新加坡率先邁入現代化發達國家/地區的行列,傲視華人世界,讓新加坡因其經濟、金融、法制、環保、秩序、廉政而聞名于世。他以實際行動,為全體華人好好上了一門如何實現現代化的課程。這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診所雖然小,但它也算是一個“微型企業”,“微國家”,有自己獨立的財務及人事體系,和專屬于行業特性的運營模式及管理方法。我們可以跟隨李光耀奮斗、深思與不斷“進化”的一生,學習如何經營管理好診所,將診所發展做大。
一、“專家治國”戰略——“專家開診”原則
在治國手段上,他大量借鑒了西方大企業的管理經驗以及歐洲國家的福利模式,并取得了成效。
很多診所創立者聊到他們的一個共同困惑——“究竟我們是商人還是專業人士?”很多同行一直恪守醫療道德為患者竭盡所能得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并期望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和信任。但患者愿景的變化和市場環境的莫測總是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甚至開始懷疑和動搖自己的職業理念和開業初衷,影響診所的發展壯大。
從李光耀的“專家治國”戰略我們可以學習“專家開診”原則,做到:
首先,診所要有自己的特色專科導向,選好方向,做成某個領域或者幾個領域具有很高治愈率的專科式診所;
其次,經營者要加強自己在專業技能方面的修煉,同時,要加強商業經營管理體系的建設,將診所做精做大,成為行業里的專家;
再次,借助外腦,比如,可以請行業里的專家醫生坐診,提高診所聲望,也可以請管理高手指點診所管理盲點,
第四,我們要在服務質量和服務方法上多做細節工作,充分開發和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經世濟民,止于至善”——“團結協作、高效執行”原則
李光耀被尊為新加坡的“國父”,他是新加坡“建國”元勛,更是新加坡“立國”功臣。
新加坡要立足,首先要在經濟上做到雖小猶強。新加坡本彈丸之地,資源自然十分貧乏,別說礦產能源資源,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獨立之初,新加坡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李光耀一再告誡政府和國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就在經濟上迅速崛起,取得備受世界矚目的成就。
診所經營者有了明確的開業思路之后,就要制定執行策略了。這時候,要把握好診所與各個職員間的溝通協調,要真正讓每一位員工領略診所的“開診戰略”、診所詳細的發展戰略和與之相配套的具體戰術,確保診所的每一個員工都能夠理解和堅決執行。
三、“以小搏大,平衡外交”——“友好競爭,靈活調整”原則
“以小搏大”,也許是最適合概括李光耀政治生涯的四字成語。
新加坡要立足,還要做到外交上以小搏大。獨立建國后,新加坡面臨復雜的周邊政治和安全環境,冷戰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美蘇爭霸波及東南亞。可以說,新加坡如何在周邊國家以及世界大國的夾縫里尋求生存,繼而獲得影響,是李光耀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平衡外交”是李光耀眼中的小國生存之道。李光耀曾經說過,在一個地區,要是有兩個以上大國的競爭,小國就有了合縱連橫的空間。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稱。首先是借鑒不結盟思想,與美國保持友好關系,但不建立正式盟國關系。其次,采取類似于瑞士那樣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樹敵,盡量在對立雙方不選邊站。再次,不選邊并不意味著不發聲,而是選準議題、找準時機,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場,彰顯新加坡的存在和影響。
在短短幾十載里,李光耀讓新加坡在狹小的地理空間里,創造出足夠大的生存空間。而其小國生存之道,其中的一些道理也值得我們思考、借鑒。
隨著診所的迅速發展,競爭將是必由之路,應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發展,“友好競爭,靈活調整”原則,是診所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
首先,公平競爭才是診所立于不敗的正道,惡性的低價位競爭既損害行業也損害自己。
其次,打造診所核心競爭力。只要是商品就會有趨同化的發展趨勢,而趨同化直接導致的就是惡性價格競爭。在專注醫療服務的長期過程中,逐漸積累自己在某一專業領域里獨特的服務理念和技術體會,并將其更加深化、細致、系統地整理成診所日常的操作標準和行為準則。進而形成他人無法復制模仿的基于診所獨特發展歷程和經營理念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打造出患者完全不可對比的、差異化的診所服務定價標準。
四、“實用主義的執政方針”——“建立個性化的推廣模式”原則
李光耀執政最大的特點,就是徹底的實用主義。他既不拘泥于某一種理論或者思想,他所關注的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管理剛獨立的新加坡,照顧200萬新加坡人的生計”。因為有了這樣的終極目標,才使他能在建國后專注于解決實際的問題,而不像很多其他的新近獨立國家一樣,陷入民主的亂局。
診所建立后,讓很多診所醫生最頭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宣傳和推廣自己!這時,李光耀的實用主義原則是很受用的————以診所發展為首要目標,在具體的推廣政策中靈活多變,善于根據實際情況而調整。
至于如何選擇診所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模式,是在明確發展戰略之后,分階段、按周期、呈梯次的有選擇、有組織的根據不同市場變化而制定。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明確的市場營銷投入回報率,要根據患者就診量的變化來判斷該階段市場營銷的實際效果,以此調整和判斷下一步營銷計劃的模式和投入金額。如果沒有真實的數據說話和實際的收益情況反饋,所有的市場營銷都不過是在“用錢打水漂”。
五、“善于學習其他國家成功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原則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新加坡這樣建國——城市國家,沒有資源,沒有腹地,還被敵視的國家環繞。新加坡的成功沒有先例可循,但李光耀卻善于從其他國家吸取成功的經驗并迅速地應用到國內。
我們開診所,也要善于學習和交流,與當地行業診所進行學術交流可以提高業務水平;經營合作可形成行業規范;維護權益;市場合作可擴大市場;通過參與和資助當地社區的公益活動也可以擴大診所影響,建立品牌形象。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意識提高了,就更加便于診所服務流程和操作細節的“錘煉和打造”。
六、“富有遠見的政策”——“善于創新,敢為人先”原則
新加坡剛建國時,李光耀提出了幾個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包括船舶維修、化學產品、電氣設備與用具等,這些后來都被證明是極其正確的選擇。時至今日,新加坡已經成為亞洲最重要的港口服務、石油精煉和高端電子芯片產品的生產基地。
診所經營人員要有開放的視野和敢為人先的勇氣。比如,如今“診所無紙化”經營正成為趨勢。其實,真正做到這一步還遠著呢。但不可否認上的是,診所的工作越來越倚重電腦了,衡量一個診所檔次高低的重要標準就是有沒有使用電腦,評價一個診所是否與時俱進的重要指標就是有沒有實現電腦管理。
那么,此時敢于先嘗試診所科技化管理的診所,必然先嘗到甜頭,在日后行業大發展里先分到一杯羹。
作者:診所老板之家王明明
微信號:zslbzj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