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業未來將何去何從?互聯網+成快遞業新機遇
2015/4/8 8:32: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中國憑借140億件快遞躍居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快遞業六成業務是來自電商。電商催生了快遞的繁榮,但也導致快遞利潤稀薄。快遞業未來2014年,中國憑借140億件快遞躍居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快遞業六成業務是來自電商。電商催生了快遞的繁榮,但也導致快遞利潤稀薄。快遞業未來將何去何從?在“2015在中國快遞論壇”上,“互聯網+”正被快遞業視為新機遇,有望繼電商之后點燃快遞業的“二次革命”。
電商成快遞業“雙刃劍”
中國快遞業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在“2015在中國快遞論壇”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力虎表示,201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40億單,快遞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標志著中國快遞經過幾年發展,跨入了世界快遞大國的行列。中國快遞協會數據也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快遞業連續46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2015年前兩個月,行業增速達到43.4%。
快遞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電商功不可沒。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快遞業大約六成業務來自電商。在主要民營快遞公司的業務中,電商訂單占比甚至超過八成。
但是,在快遞業借力電商快速做大之后,對電商的過度依賴也成為一柄“雙刃劍”。論壇上多位快遞企業負責人認為,價格混戰導致利潤稀薄、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對電子商務的過度依賴導致議價權不斷降低;低端服務過剩、中高端服務不足等等——這些揮之不去的問題預示著,快遞業面臨“時不我待”的轉型壓力。
由于電商業務占比過高,因此快遞業陷入同質化競爭,最終價格戰在所難免。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目前許多快遞企業的利潤率已經降至不足5%,2014年甚至出現快遞加盟店較大面積虧損的情況。
“快遞+”開拓新增長點
對于快遞業來說,想要獲得量高質優的發展,除了穩住電商這個舊引擎,現在更需要打造一架新引擎。那么,快遞業的新引擎向何處尋?
對此,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論壇上表示,要“以‘互聯網+’為契機,抓緊配套實施‘快遞+’戰略,加快快遞與制造業的聯動,強化快遞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銜接,促進快遞與金融業的互動,擴大冷鏈快遞網絡的覆蓋范圍,引導市場主體細化產品層次、延長服務鏈條、提高附加價值,搶占市場先機。”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韓瑞林也表示,互聯網正在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重大推動力,一頭是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一頭是快遞業在線上線下融合連接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互聯網+”催生出的“快遞+”,以兩者有效結合為趨勢的新經濟將釋放出巨大活力,快遞業發展將獲得更為充足的內生動力。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處長楊志剛也認為,現在互聯網業和制造業、金融業、流通業、服務業的邊界已經逐漸模糊,“快遞業會到工廠去,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會讓快遞業到城市中去,‘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的融合創新,更會給快遞業帶來到各行各業去的機會。”
快遞企業積極互聯網改造
對于快遞業來說,加強自身的“互聯網+”改造也是當務之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李凱表示,通過信息化升級改裝,包括和合作伙伴信息共享,郵政速遞開展針對多個行業供應鏈的方案優化,通過互聯網技術,企業可以對每個物品進行全程追蹤。通過這種更加網絡化的服務模式,郵政速遞在全國構建了倉儲團隊和運營團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如何用3D打印制造出工業機器人?
- 下一篇:2015年4月鋼鐵市場需求進入景氣區間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