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主要特點分析
2015/4/8 8:33: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2015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82.4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5.1%;價值20.6億元人民幣(以下簡稱“元”),下降57%;進口平均價格據海關統計,2015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82.4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5.1%;價值20.6億元人民幣(以下簡稱“元”),下降5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2504元,下跌49.4%。
一、今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今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量與進口均價出現雙降。2014年福建省原油進口量總體呈現大幅波動,其中3月份進口降至54.8萬噸,為去年最低值,接著連續3個月環比大幅度增加,下半年經過幾次劇烈震蕩,最終12月份進口達到112.2萬噸的高峰;今年1月份,福建省原油進口82.4萬噸,同比減少15.1%,環比減少26.6%。2014年上半年,原油進口均價小幅波動,下半年開始呈震蕩下跌趨勢,特別是從11月份起至今年1月份下跌幅度逐漸加大;今年1月當月,進口原油均價為每噸2504元,同比下跌49.4%,環比下跌23.7%。
(二)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
(三)全部由外商投資企業進口。
(四)沙特阿拉伯為進口唯一來源地。今年1月份,福建省自沙特阿拉伯進口原油82.4萬噸,減少1.7%,占同期福建省原油進口總量的100%。去年同期,福建省自赤道幾內亞進口原油13.3萬噸,今年1月則無進口。
二、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受制于此前數月進口庫存尚未消化,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下跌的影響,導致今年1月份原油進口量及均價出現雙降。1月中國原油加工負荷整體呈下滑趨勢,一定程度上拖累原油進口量走跌。此外,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037萬噸,庫存需要緩慢消化,因此對于1月進口較為謹慎。雖然1月原油進口量環比12月下滑,但仍處在歷史高位,除了供給煉廠加工以外,部分原油將流入儲備庫;且當前原油市場處于期貨溢價結構,因此國內進口商采取較為明智的原油儲備策略。
(二)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出現漲跌互現局面,預計后市油價將維持震蕩走勢。一方面,盡管歐佩克決定原油供應量不減反增,但美國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和第四大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減少勘探開支,美國國內石油鉆井數下降等消息,成為近期推動國際油價走強的主要因素。1月30日,紐約油價暴漲超8%,突破48美元。布倫特油價暴漲7.9%,一度漲至每桶53美元。另一方面,近幾個交易日油市維持極度動蕩走勢,2月4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加630萬桶,連續第4周增加,并觸及4.1306億桶紀錄高位,當日美國原油價格暴跌9%,創紀錄最大跌幅。2月5日,國際油價中止此前四天漲勢,下跌逾1美元,其中美原油及布倫特原油均下跌超過1美元,并分別刷新每桶47.36美元及53.07美元日低。
對此,各大金融機構對國際油價看跌,認為油價未觸及底部。針對各大金融機構的看跌情緒,OPEC秘書長阿卜杜拉?巴德里則持看漲觀點。阿卜杜拉?巴德里在倫敦發言稱,當前國際石油價格已降至最低點每桶45美元至55美元,未來油價將會反彈,有望快速上漲至每桶200美元,OPEC不會改變之前穩定石油生產的策略介入并提振石油市場,但油企會自行大幅削減產量,使市場自我修復,使石油價格回升;他還警告稱,自去年以來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石油公司推遲的投資高達1500億美元,投資減少將導致未來石油產量供不應求,考慮到每年全球油田5%的自然減產量,未來15年全球石油公司要生產2000億桶石油才能滿足需求,這些產能需投資700萬-1000萬億美元,并耗費數年才能轉化實際生產力,未來油價有可能出現快速回升。
(三)烏克蘭危機仍持續發酵,并存在繼續升級的可能,由此造成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不能忽視。2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對莫斯科進行閃電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化解烏克蘭危機進行了約5個小時閉門會談,以爭取促成俄烏雙方停火和談。鑒于美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對俄羅斯運用武器和能源兩個手段打擊烏克蘭,并向烏東部派遣軍人和運送武器裝備的指責,此次繼08年的新一輪油價暴跌,對世界第3大產油國俄羅斯的打壓制裁意味濃重,借助石油戰爭影響地緣政治的局面已再顯端倪。目前俄羅斯財政收入及原油出口,都遭到低油價的嚴重影響。后續烏克蘭危機如何發展,應保持高度關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