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私房菜館運營成本低廉受熱捧
2015/4/14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不需要門臉,也沒有招牌,客廳做店面,臥室做棋牌室,隱身于民宅高樓……近幾年,家庭私房菜館在各地悄然流行起來。成本低、門檻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家庭私房菜館不需要門臉,也沒有招牌,客廳做店面,臥室做棋牌室,隱身于民宅高樓……近幾年,家庭私房菜館在各地悄然流行起來。成本低、門檻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 入家庭私房菜館“大軍”,雖然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問題,但目前仍處于管理“真空地帶”。有業內人士表示,家庭菜館面臨著食品安全、擾民、逃稅 等諸多問題。
食客追捧私房菜館成新業態
華燈初上,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香格里拉城市花園小區的一家私房菜館又到了 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廚師在灶臺前煎炸烹煮,老板娘忙著端茶、擺涼菜,招呼客人。“我們這里一天最多接待三桌,客人需要提前兩天預訂,主推青海特色風味的 家常菜,需要提前采購最新鮮的食材,熟人朋友都認可,節假日常常忙不過來呢。”老板娘趙女士說。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做生意的高先生近兩年來成了家庭私房菜館的常客。“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朋友在私房菜館聚餐,菜品清淡有特色,環境幽雅安靜,以后談生意都選在這樣的地方了。”他說。
一戶百余平方米的住房,有的房主自己經營,有的被開餐館的經營者租賃,省去了各類稅費開支。
全家上陣 創業謀生新途徑
相對于其他餐館,家庭私房菜館運營成本低廉,成為許多城市下崗工人、青年創業者謀生的重要渠道。
今年23歲的小于當私廚火鍋的老板已經一年有余,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和父母商量后,她利用家里閑置的一套房子,與男朋友一起開起了火鍋 店。記者看到,客廳里放了六張大小不同的桌子,廚房門口豎起了一張卡通圖案的屏風,陽臺上種滿了綠色植物,悠揚的音樂緩緩流淌,相比外面嘈雜的火鍋店,小 于的私廚火鍋充滿了“小清新”的感覺。
“雖然流水不能跟大火鍋店相比,但每天都有客人,人多的時候父母親戚都來幫忙,我男朋友負責采購,全家齊上陣,上個月純收入近8000元。”小于說起自己的私廚火鍋信心滿滿。
近年來,家庭私房菜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很多城市的住宅小區中。“這已經成了餐飲業的新業態。”西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許可監管處處長趙繼軍說:“去年對西寧市的家庭私房菜館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目前登記備案的已有180余家,而實際存在遠遠大于這個數字。”
生意火了 小區里居民也火了
雖然私房菜館生意火了,但小區里的居民也火了,這兩種“火”的寓意截然不同。
“下班回家,累了一天就想趕緊上樓休息,車開到樓下,卻發現車位又被樓上吃私房菜的客人給占了。”“天天都有陌生人進出,感覺不安全。”“一到晚上又是 麻將聲,又是喝酒喧鬧聲,老人不能休息,孩子學習也受干擾。”“一開門樓道里都是油煙味兒,沾在身上幾天都散不了”……說起小區里的家庭私房菜,居民們的 怨言不少。
物業部門對此也是很多煩惱。“我們的小區大門都要刷門禁卡才能進入,因為樓里的住戶大多互相知曉、信任,有時會將一些物品 臨時放在樓道里,可自從開了一家私房菜館,有丟了東西投訴的,有對衛生問題不滿的,鄰里關系也沒有以前和諧了。”西寧市金座晟錦小區物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李女士說。
西寧市銀泰置業物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建浩說,原本的民居變身餐飲服務場所,有的食客狂吃海飲、發生嘔吐等情況在所難免,影響了小區環境清潔。同時,爐灶生火、油煙排放、長時間使用天然氣等,都存在安全隱患。
私房餐飲 打造陽光廚房成難題
藏身于居民住宅小區的私房菜館,在一些地方被嚴令禁止。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今年2月審議通過了《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條例明確指出,禁止在居民住宅 新建、擴建排放油煙的飲食服務。湖北省工商局去年發布《湖北省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禁設區域清單》,明確要求住宅樓底層和住宅樓內,均不得設立產生油 煙、噪聲、異味污染以及安全隱患的餐飲、加工、娛樂、賓館等經營場所。
而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地方變堵為疏,引導家庭私房菜館行業規范 經營。青海省西寧市于去年5月頒布了《西寧市“無證經營家庭式餐館”管理暫行辦法(試行)》,要求經營者必須在取得有利害關系的相鄰業主同意,并同時征得 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或社區居民委員會同意的前提下,通過住房保障部門、公安消防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城市管理部門、林業部門的審查,按程序取得《餐 飲服務許可證》,此外還需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引導其規范經營。
一些私房菜館經營者認為,私房菜館辦證難。從事餐飲行業十幾年的熊女士曾經是一名廚師,去年年底,她開辦了自己的私房菜館。
憑著在餐飲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熊女士稱,她的私房菜館的衛生等條件沒有問題,也想從地下經營轉為正規經營,但她到有關部門了解后,便暫時打消了這個念 頭。因為私房菜館辦證除了硬件設施要達標,還要取得相鄰業主的同意,并同時征得物業、業主委員會或社區居委會同意的有關證明材料,僅這一條,就讓不少像她 一樣的私房菜館經營者打起了退堂鼓。
“由于開辦餐飲企業有很多硬性要求,在住戶家中開辦餐館很難達標,目前檢查出的180多家私房菜館只有50多家辦理了合法手續。”趙繼軍說,私房菜館開辦存在一定的隱蔽性,工商、食藥、環保等部門沒有進入民居執法的權限,所以在查處管理上也存在困難。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