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2025”對智能物流裝備業的影響分析
2015/4/14 8:3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伴隨著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中國制造2025”正式浮出水面,制造業強國目標已然確立,“中國版工業4.0”藍圖即將繪就。隨之而來的將是“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伴隨著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中國制造2025”正式浮出水面,制造業強國目標已然確立,“中國版工業4.0”藍圖即將繪就。隨之而來的將是“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智造”轉型,這意味著新的“智造時代”已經到來。
而在利好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未來幾年,符合新“智造時代”需求和特征的智能化物流技術裝備將得到重視,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行業將持續高景氣發展,進入快速成長期。
此外,今年國家還將出臺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突破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推進其產業化發展。一大批高端、智能化物流裝備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
值得關注的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強調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由此,相關政策措施將很快制定落實,將會給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密切相關的物流技術裝備帶來重大利好。
挑戰“高成本時代”
智能化發展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無疑將給智能物流裝備帶來發展機遇。而智能化一方面要支撐企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對抗”成本壓力。
過去,由于中國具有低成本競爭優勢,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被部分掩蓋。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高成本時代”的到來,傳統制造業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消逝,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中高速增長、結構調整轉型和深化改革的新常態階段。經濟發展放緩,而企業用工成本卻不斷攀升,這些都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多重因素影響下,智能化裝備在諸多領域成為企業替代人工、謀求轉型升級的不二選擇,物流領域也不例外。智能化物流裝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的。雖然從短期看,采用智能化物流裝備會導致企業投入增加,然而從長遠發展來看,智能化裝備給企業帶來的人力成本的節約和效率的提升,將使企業持續受益。
擁抱“工業4.0”
據消息人士透露,被業界稱為“中國版工業4.0”的《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目前已完成初稿規劃,或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工業4.0”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是大勢所趨。
機會就在眼前,我國物流裝備技術企業做好擁抱“工業4.0”的準備了嗎?其實,一些優秀企業已經走在了智能化發展的道路上。
近年來,包括德馬、北自所等國內物流裝備技術行業領頭羊在智能化領域都有所涉獵,或發布其智能化戰略,或實施了智能物流項目,一場圍繞智能化的產業革命正席卷整個物流裝備技術行業。
例如,德馬早在2009年就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所國際科技合作“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物流機器人聯合研發”項目,成為最早介入智能化物流裝備領域研發的企業之一。而北自所為包括蒙牛在內的多家企業搭建了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利用自動識別技術和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幫助企業實現了從生產包裝、碼垛、自動入庫和出庫的全集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工程機械設備用戶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 下一篇:2014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分析:降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