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廣東省太陽能電池出口主要情況分析
2015/4/16 8:3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出口太陽能電池573萬個,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6倍;價值2.4億元人民幣,下降4.1%;平均價格為每個41.5元,大幅下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出口太陽能電池573萬個,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6倍;價值2.4億元人民幣,下降4.1%;平均價格為每個41.5元,大幅下跌73.4%。
一、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太陽能電池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主要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太陽能電池398.8萬個,增加18倍,占同期廣東省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量的69.6%。同期,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23.4萬個,增加5.7%,占21.5%。
(二)民營企業出口占主導地位。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民營企業出口太陽能電池511.4萬個,增加3.7倍,占89.3%。同期,國有企業出口31.9萬個,增加31.6%,占5.6%;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9.6萬個,增加14%,占5.2%。
(三)超6成出口至東盟,對菲律賓和西班牙出口飆升。今年前2個月,廣東省對東盟出口太陽能電池389.7萬個,大幅增加91.5%,占同期廣東省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量的68%,其中對菲律賓出口380.7萬個,大幅增加467.9倍。同期,對歐盟出口40.7萬個,大幅增加2.4倍,占7.1%,其中對西班牙出口35.3萬個,大幅增加984.9倍;對香港出口35.8萬個,增加73.9%,占6.2%;對美國出口24.5萬個,增加93.6%,占6.2%。
二、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今年1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了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終裁結果,最終裁定中國大陸廠商傾銷幅度26.71%-165.04%;補貼幅度27.64%-49.79%;臺灣地區廠商傾銷幅度11.45%-27.55%。這是美方在2012年11月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已征收高額反傾銷、反補貼稅的情況下,再次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而美國“雙反”剛剛落地,加拿大又對華光伏企業采取行動,今年3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發布通報稱,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層壓件產品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初步裁定。根據初裁結果,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9.14%至286%不等的“雙反”關稅。此外,印度對我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正在進行中,澳大利亞于2014年5月份發起反傾銷調查。隨著光伏行業復蘇的加快,國際貿易爭端將日趨常態化,在國際“雙反”大棒頻繁敲打下,國內光伏行業的國外之路將更加艱難。
(二)行業集中度穩步提升。從2014年的行業數據看,前十大太陽能組件廠發貨量占全球50%,較2013年的46%繼續提升,其中前三大廠商天合、英利與晶科都有機會超越3GW的出貨門檻。此外,隨著中國市場持續擴大、新興市場興起等結構型改變,世界前十大太陽能企業排名,中國廠商將占據超過7位。
(三)技術創新成為光伏產業軟肋。國內光伏市場的市場份額占全球的1/3,光伏行業特別是光伏電站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管理辦法,在光伏發電并網、補貼、金融等方面提供強力支持,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光伏產業體系和巨大的生產能力,光伏電池產量占全球市場的60%,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在國際上能夠主導市場的產業。盡管中國的產量大,規模大,但在技術路線、新材料、新工藝,特別是基礎工藝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相對落后,特別是在新一代太陽能技術研究方面與國外重點研究室的差距較大,部分專用設備和材料依然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國內企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8日,全球首支致力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和生態光伏清潔能源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在北京正式啟動,基金首個投資項目規模為50億元,擬在河北京張生態走廊區域投資集“發電+種樹+種草+養殖”于一體的立體式生態光伏產業。
當前,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又將生態環保、防沙治沙、清潔能源等列為重點發展產業,綠色絲綢之路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而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光熱資源豐富、傳統能源富集、土地沙化嚴重,具有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無可比擬的地理和資源優勢,光伏待業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